育儿心得体会【荐】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育儿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育儿心得体会1
看过《小孩不笨》后。我对学校和家庭中存在的那些小孩不听话、难管教的言论及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冲突事件有了一个思考。孩子的不听话、难管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本来就存在不足?我想这很大程度上都有着父母对孩子的管教问题!
现在的好多家长就如影片刚开始那会儿父母一样,他们要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别玩手机、别听打电话,可是那他们的父母却是在饭桌上接着连绵不断的电话而且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而这时的父母却是骗孩子说这是很重要的电话或者是很紧急的电话。如果问哪家的东西好吃或者是告诉哪件衣服打折也是很重要、很紧急的事的话,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那得是多大的事才能行啊!很显然他们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作为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你要求了孩子不能做什么那么你就要给孩子起好带头作用。不要忘了你的行为举止正在无形中被孩子模仿着。所以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正所谓父母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嘛!同时,作为家长,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大多数父母都有的。所以为了他们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他们受不了孩子有一点的事情做的不好。只要孩子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好,他们就打骂孩子甚至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当孩子取得一个好成绩、一个好名次的时候也不给他们一点赞扬,只是在那儿怎么没有做的更好一些。父母们就在就在那儿一味地指责孩子的不优秀,却看不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点进步!久而久之,孩子们在父母的这种指责中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叛逆······最后,孩子们就缺乏了和父母沟通的勇气,他们和父母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再到后来,孩子们因为父母们不管他们、不和他们交流就放纵自己,和社会上那所谓的哥们、朋友交往,一起偷抢东西!而这时候的父母除了抱怨还是抱怨,除了打骂还是打骂。父母们从来不深入思考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而是理所当然地把这种情况归结为孩子不听话!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父母多花一点时间在孩子们身上,多关爱孩子一点。孩子们会因为缺
少父母的关爱而变得自卑、孤独吗?如果父母能够多鼓励孩子、多表扬孩子而不是孩子做错了一点事就一味地责备他们,孩子们会因为父母们的冷漠而心灰意冷进而走上为人所不齿的道路吗?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个时期的他们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在这个时期中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父母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引导,有耐心、用平和且易被人接受的方法努力完善他们的人格以及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成绩方面,我想父母们更不应该以别的成绩好的.同学的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而是要把孩子以往的考试成绩拿来比较,只要孩子这次的分数比上次的分数有所进步就好了。这时就不要吝啬那些夸奖的言辞而是要夸夸他们让他们知道他有进步,有希望。这样他们也就会有了对于学习的乐趣!正所谓有进步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因此父母应该多花时间在孩子们的身上而不是只专注于工作。同时父母要鼓励他们去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而不是阻止他们让他们做只与学习有关的事情。看当今好多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出社会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结果被社会所埋没,最后变得默默无闻。而那些学习成绩中等及其以上的孩子们,无论是他们的交友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较学习成绩好的那些孩子要好一些,最后导致他们在出社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最后成为了社会的佼佼者。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因此作为父母就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除此之外,父母也不应该吝啬于那些夸奖的话语,要多多夸奖孩子,在无形之中给孩子树立信心。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孩子的成长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的不足导致了孩子的不听话、难管教。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更应该找寻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地成龙、成凤!
育儿心得体会2
这段时间以来跟孩子们的相处我很开心,做这份工作给了我很多经验,在这种环境下面我也在一点点的吸取经验,然我感觉非常的充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当然也是会有很多问题,会有一些挑战跟困难,这一点是非常现实的,我也对自己能够在这个环境下面成长感到幸运,和孩子们相处,教育孩子我也有了一番心得。
这份工作于我而言是无比的宝贵的,用心去做好这些非常的有必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准是没错的,尽管在教育的孩子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跟孩子们相处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圆满,但是还是要尽心尽力的去做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跟孩子们相处的过程总是那么的开心,但是也是非常短暂的.,我清楚的意识到了自身上的缺点,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考虑到结果,教育孩子是应该要与一个好的方法,这是必然要去规划好的,我也虚心的在请教周围的同事,其实往往就是能够把这些做的更好,在这一点上面不能够有丝毫的马虎。
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自认为自己还是有非常多需要完善好的缺点,我应该让自己把这些事情规划的更加到位,在一些时候这也是非常的坚定的,无论是做什么事情这些多应该规划到位的,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的一言一行都是会影响到孩子们,所以说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一直都是非常注意的自己言行举止,毕竟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我不能影响到孩子们,教育孩子对我来讲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只有让自己持续做好教学工作,让孩子们处在一个好的环境下面。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是做的非常不错的,跟周围很多幼师同事们经常的交流这对我是有很多帮助的,也时刻的关心孩子们的状态,在园内的表现是我需要重视的,跟家长们都应该要沟通好,我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一阶段的学习的当中还是要持续做好现在本职工作,我也会进一步的处理好这些细节,教育孩子是需要非常细心,也需要耐心,有的时候自己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就是影响孩子们的关键,所以说我需要持续做好这些,我清楚的感觉到了这一点,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这可以把工作做好,这段时间的工作,我现在逐步的做好这些,才可以提高自己能力,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育儿心得体会3
孩子是未来的期望,父母把孩子生下,不光要把他们养育长大,更负有教育他们成人的重责。
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所以我觉得父母就应主动地透过书籍学习一些育儿的知识和方法,或者经常和别的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育儿经验。当然孩子是有个性差异的,一些成功的育儿经验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却未必有用。记得杰杰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学扬琴的培训班,我问他喜不喜欢扬琴,他说喜欢,于是报了名,但是没多久他就不愿意去了。教扬琴的老师教给我一个方法:预先准备一个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告诉他务必认真听老师讲、跟老师做才能够得到,但是结果是无效。之后在孩子学扬琴这件事上我分析是孩子不感兴趣,理智地放下了。所以家长更要学会在和孩子相处的生活点滴中去体会、分析、总结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经验。
父母还应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孩子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不仅仅仅有遗传的因素,还有就是父母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个笑话:妈妈问儿子:“明明,你的练习本是哪来的”儿子回答说:“学校办公室没人时顺手拿了两本。”妈妈很生气,骂儿子:“谁叫你偷的我从办公室拿回来的还不够你用吗”所以父母在因为孩子的不良言行举止责骂他们时,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职责。当然如果期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诸多优良品质,那么父母就就应做好榜样,言传不如身教。
在孩子生活、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上我觉得贵在坚持。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的孩子有很多坏习惯,比如邋遢、做事拖拉、自理潜力差等等,这都是我的职责,等发现问题要改变过来那是相当的困难。所以我自认为不是个成功的母亲,但是孩子有两个优点是我至今都为之骄傲的:一是善良。善是为人根本,我鼓励孩子的善举,让他感知与人为善是完美的。二是爱读书。孩子小的时候我陪他一齐看书,等他自己识文解字了,需要我当听众的时候我从不吝啬我的时间和赞扬。
以上是我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个人心得。什么是好的`育儿方法没有现成的标准,我觉得孩子的成长给了我们大人重新学习的机会,为人父母就应珍惜这样的机会和孩子一齐快乐成长。
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宝宝一天天长大,我也和她一起慢慢成熟,怎样理解孩子,学习探索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因此,随着孩子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也是不断在修正我的育儿理念和想法。恰逢幼儿园要求父母交流育儿心得,我就简单的谈一下这几年养育佳妮的一些体会吧!
1、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行动的榜样。
在我教育孩子过程中,我觉得家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出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得出行为的准则。所以作为家长,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起带头作用,作一个好的榜样.
2、思想品德教育是基础
我个人认为孩子首先要学会尊重父母,懂得感恩。每天我拥抱,会和她说:我爱你!晚上会说:晚安!做错了事情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勇于说:对不起!别人给了东西或者帮助了你,都需要说:谢谢!从小就要教育他要有礼貌、诚实、有爱心、不乱扔垃圾、注意环保节能,时常及时关水龙头和电灯开关、体贴弱势群体等等,这些都是培养他有公德心、同情心的关键,做父母的要给予支持,并加以赞美,让他知道施恩受惠能让人更快乐都会给女儿一个。
3、家长要认可孩子,鼓励应该多于批评,让孩子有一个自由的空间。
作为孩子最关心、最了解他的莫过与父母。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好奇贪玩是他们的天性。作为家长,我会把孩子当朋友,经常与他沟通,发现她的闪光点,并加予赞赏并给于积极引导。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曾经在幼儿园听过一个讲座当时的讲师就说过一句话: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所以我们应该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能随随便便的否定自己的孩子。肯定他、鼓励她、引导她、支持她、给予她自信,这样才有利与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育儿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财力,更需要精力与耐心,然而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能收获一些快乐与甜蜜,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启迪,总之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都会令我们惊喜不以,因为那是老师与家长辛苦付出后所收获的果实。当然,我的孩子也并不是天才也没有十全十美,他还是有些粗心大意、做事情还是会有点些粗心大意、做事情还是会有点慢吞吞的小毛病,我也想请教其他家长,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因为到目前我还未能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更好更多的育儿方法,也希望好的育儿方法和好的老师就如同一艘轻舟,载着孩子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让孩子们更健康,更优秀!
育儿心得体会4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总会注意很多方面。但是,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就不会注意很多了,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实,大人们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也应该注意细节方面的内容!
学会赏识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时通过与别人互动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会展现出“笨”、“丑”、“不乖”的特质,更糟糕的是孩子潜意识里也许就这样认定自己了。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学会赏识孩子,用表扬和肯定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将“聪明”、“自信”、“漂亮”的特质展现出来。
注意保护孩子自尊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弱点,常被大人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又没有什么为自己辩护的解决办法,爱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气!反而更让家长对其进行数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欢出门,不喜欢与人交往,极大的影响着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喜爱表演、表现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强孩子做这些,尤其是以物质利诱、威胁刺激的方式,这样会让孩子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念。所以千万不要常用此种方法来诱导孩子,以免孩子以为只要有诱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父母也总会有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若是孩子再出点儿小情况,那父母很容易就会对孩子口出恶言,而恶言一出,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痕,绝对会影响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说,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出不爱他、不要他、讨厌他的话,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喜欢他,永远都会陪伴他!
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不要认为孩子能力不够、很多事都不会做,而不让孩子动手学习,在孩子说出要去做某样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伤害,你就放手,让他去做吧!如果,你不愿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或者因为担心孩子出问题,而牺牲了孩子的学习机会,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潜力的发展。
别总想着处罚孩子
孩子总会出现错误,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家长就别总想着该怎么罚他,怎么教训他,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要冷静、耐心地跟孩子说明犯了什么错,讨论分析应该如何避免错误发生,正向的处理过程更为积极有效。
育儿心得体会3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与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学业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战。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
当儿子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时……我们都会奖给他一句“你真棒”并传递一个欣赏的眼神。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着。对于父母亲来说,爱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知道怎样爱孩子,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无数次的育儿实践,使我们懂得了“爱孩子就必须懂得欣赏孩子”的道理,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老师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树立老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老师和父母的要求矫正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小孩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要求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尊重自己的老师,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师。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
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家长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引导教育。“父望子成龙、母望女成凤”,这是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这种期望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变成孩子的负担,就妨碍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我们不想让儿子为父母的期望而活着。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育儿的三点粗浅心得,我们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我儿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育儿心得体会5
我和女儿在出门上街时,总能看到有的孩子哭闹着要家长买这买那,而站在一旁的家长则是满脸的无可奈何!
其实,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独立个体,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作父母的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合理的要求要适当地让孩子得到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要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在孩子想耍赖,不听大人讲道理的时候,可以不予以满足,先冷落他(她)。父母可以先严肃明确地对他(她)讲耍脾气是不对的,是无济于事的,给予他(她)警告和自己改正的机会;
如果他(她)还继续闹,那末父母千万不要同他(她)多纠缠,离开他(她),让他(她)一个人感到孤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也没效果。等完全平静后,才给他(她)讲道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甚至一些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满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应允,而且以快的速度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习惯了想要什么就能马上得到,得不到就会哭闹、破坏东西、发脾气、打人、骂人,而且不顾自己行为的后果。
而我和我的家人呢,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拥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请求时,我们会和孩子约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能好好睡午觉,上课时能尽量认真听讲,需要时能帮妈妈擦擦桌子、摆碗筷、盛饭、浇花、扫地、拖地等,那末到时候我们就会给她买;
而她呢,也会很乐意并很努力地去照约定执行。我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耐心地等待,增强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
而且还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或一定的代价;
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负责意识。
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育儿心得体会6
我家女儿今年已经虚7岁了,从生下来到上幼儿园之前都是我自己带大的,虽然辛苦点,但是其中的快乐都是当妈妈所能感受到的。因为我的孩子是早产儿,所以我们对她是百般呵护,在我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所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可以算是对她百依百顺。
渐渐女儿到了学龄阶段了,我们对她的未来也算有所打算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我们初为人母的天性使然。去年我们为孩子购置了一台钢琴,从此便踏上了学习钢琴这条路。女儿也许是三分钟热度,起初她对学习钢琴的兴致很高,回来也很自觉地练琴,可是随着时间的堆积,课程难度的加大,加上枯燥无味的练习,慢慢地女儿开始讨厌练琴了,自觉性当然没有开始那么大了,有时还抱怨妈妈为什么要带她去学琴,有时弄得我自己也很生气,为了练琴女儿也没少挨骂,后来我还是耐心地对她说:“宝贝,你现在听妈妈的话,好好的练琴,将来你会感谢我的,也会感谢自己现在的付出。”虽然女儿听得有些茫然,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是我相信会有一天她会明白的。我坚持每天女儿放学回来,督促她完成一个小时的练琴时间。我知道这条路很辛苦,很漫长,我会陪着女儿一起走下去的。另外我还给女儿报了舞蹈班,每周的舞蹈课我也坚持带孩子去上,父母对孩子的未来也算是煞费苦心啊。
做父母的都喜欢给孩子设计一个宏伟蓝图,一但这种期望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变成了孩子的负担,就妨碍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其实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的小孩在这条学习的道路上,一刻也不敢耽误,总想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能多学点知识,有所特长。身为孩子的母亲,其实心里也是很纠结的`,一边担心孩子学得不够多,一边又担心孩子学了那么多会不会成了负担。
在这里,我没有太多的心得和大家分享,我只是写出了我的感受,女儿即将上一年级了,更多的学习任务还在后面,现如今我们对她的期望还是蛮高的,希望她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进步。另外我们也不想让女儿为父母的期望而活着,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快乐的学习,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家长是孩子的领航员,在她不自觉的时候我们要督促她,在她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引导她并鼓励她。我们的目的不是想让她成名成就,而是希望她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地面对未来。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都能开出不一样的花朵!最后还是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成长,开心地学习,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育儿心得体会7
如果您的孩子是在园幼儿,幼儿园都会在大班阶段加强入学准备教育的。至于家长如何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需要您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培养,针对孩子的实际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幼儿期的孩子,往往被认为是无忧无虑,孰不知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学前后期的一部分孩子,由于完成任务能力差,不同程度受着自卑的干扰。我曾经对我班学生进行调查,在家长问卷中有48%的孩子存在着轻视自己的倾向,同时,我注意到有39%的孩子极少或从来不敢在外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调查表明,这与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太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的密切关系。由于幼儿园采用以游戏为主,保持统一的教学方式,幼儿还感受不到因缺乏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产生的困扰。而到了小学一年级,环境、老师的改变,特别是小学以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才使这些无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的孩子产生了危机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在自信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要让幼儿社会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首先老师要尊敬、信任幼儿,充分培养、锻炼其能力,使之在自信中发展自身的基本能力。幼儿无论每学做一件事情,老师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行,特别对于大多数能力平平或发展稍落后的孩子来说,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少,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胜任的活动任务,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所以老师只要善于利用种。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她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掌握的各种能力,如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使幼儿有了自信,感到自己有做好这件事的能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使会自然而然形成,这对他们走向相对独立的小学大有益处。
2、在平等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幼儿的兴趣在于游戏之中,尤其是自由选择的游戏。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以一种和大人平等的.地位参与游戏。在活动中,我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幼儿,不事告诉幼儿干什么,而让幼儿在活动前学会事先计划,我引导、鼓励幼儿多判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
3、在鼓励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
幼儿有上进心,表现欲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应正确引导,恰当鼓励,让幼儿良好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发挥,巩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克服缺点,为自己,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培养其做事能力的强大支力。幼儿有些微进步,我就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孩子在幼儿园得到老师和保育员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小学,许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了。如课间10分钟,需要孩子自己安排活动,包括喝水、上厕所等;在幼儿园孩子们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是寓学于玩的,而到了小学则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了;在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可能就没有午睡时间或只有短暂的午休。还有,孩子每天早晨入园时间往往不是限制得很死,但到了小学则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校。上面?种植钜炀捅厝恍纬梢桓銎露龋要求孩子去适应一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N了减缓这一坡度幼儿网,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在大班阶段家长就要加强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方面的教育?
一般说来,在孩子入学前这几个月里,家长可侧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向往上小学的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2、自我管理能力。一位家长说:“我一年差不多要给他买100块橡皮,买了就丢!”还有的家长说孩子的书包像“字纸篓”;乱得要命。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大班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3、有意注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曾听小学老师说,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涣散。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往意很有益。
4、生活规律化。从现在开始,家长应培养孩子早起、早睡,生活有规律,使孩子将来能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律。
家长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不是指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家的玩具收起来,更不需要让孩子进学前班,而应从上述这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育儿心得体会8
作为一个妈妈和教育工作者,我对于孩子的养育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尊重孩子发展规律,不揠苗助长
每个阶段孩子都有她自身的成长特点,比如8个月开始发展手指的小肌肉群,就让她多多练习抓握;10个月她对语言有了感觉,开始给她读绘本;2岁对色彩有了独立的思考,允许她随性的创作……这一切使得的她手指运用非常灵活,对美和色彩搭配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艺术创造能力较同龄孩子较为超前。很多人认为我是老师,会早早教给孩子写字,但我并没有,包括认字也没有刻意早早开始,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手部肌肉群未完全发育好,与其着急让她去做她做不到的事情,不如耐心等待。最近孩子到了认字敏感期,走到哪里都要问我“这是什么生字”,在这个时期稍微推波助澜一下,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耐心等待是家长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
二、尊重孩子人格,不做强权控制型家长
正如龙应台那首著名的诗《目光》里说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一个孩子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件隶属于我们的物品,他/她有她的爱好,品味,性格,这一切都是属于她独特的存在。包括她的人生也有属于她的故事,我们只是她人生中的参与者罢了。作为父母,我们唯有做好我们的角色,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尊重孩子的人格。如果她生来是一个”平和型“孩子,不勉强她去成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她天生敏感感性,不要因为她没有别人开朗而懊恼。无条件的爱才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制约孩子的生长。我的孩子生性不属于外向的孩子,而我是个外向的家长。看到孩子不愿意主动和朋友交往或者和别人打招呼,一开始我也会生气。但在我接纳了她本性如此,并不是没有礼貌后,便放松了很多,而因为我的放松,她也开始会和别人主动打招呼。控制是教养孩子中最可怕的一种力量。
三、相信孩子自身发展的力量,做不焦虑的家长
人往高处走,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每一个人内心中都愿意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而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就被贴上了“不乖”“不懂事”“不听话”的标签,这些标签不仅让孩子,更让家长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如果她一直不听话怎么办?如果他不够优秀怎么办?如果我们相信孩子,了解每一个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就不会因为孩子某一阶段的行为而为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记得有一次和孩子聊天,我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她说想当一个做手工的。多好的答案啊,她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的优势(手工做的好),知道脚踏实地,知道用手艺就可以养活自己,这比很多一把年纪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或者活得飘渺得人好得多。如果我非要把孩子打造成一个科学家,一定会让自己和孩子焦虑不已。
育儿心得体会9
豪门家规家训内容
清朝名臣曾国藩就将持家教子归纳为“勤、孝、俭、仁、恒、谦”
李嘉诚家规:教育孩子应该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溺爱娇生惯养,这与有多少家财没有关系。根基不稳的植物,在外界的压力下,不易存活,而夹缝中的小树,却能傲立风霜而不倒。因此,他绝不放纵自己的两个儿子,他希望,儿子能够自强自立,独立面对打击,面对困境。
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他反对孩子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
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家规:贫困是资本,而不是障碍。但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周福仁节俭的习惯却没有改变。他出差从来都是坐经济舱,而不去做头等舱、公务舱。他的部下经常对他说,现在住宿、坐飞机、开车,都要选择和自己身份一致的,这并不是浪费。但周福仁的回答是:现在不管怎样,都比以前好多了,额外的花销没必要。他心里想的是:一定要为子女、为员工做一个榜样。
“台塑大王”王永庆:要忍耐,凡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每天三点钟起床,做毛巾操、写文章的父亲,亲身展现凡事要有毅力、有原则,对她的影响很大。现在王雪红也有晨跑的'习惯,每天坚持5点半起床,风雨不改,即使出差生病也无例外。王雪红解释说:“神一直告诉我,懒惰的人会很苦,你如果再睡,你的“粮仓”就要被别人抢光了。”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不断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样才能站得更高。刘永好认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别人打高尔夫的时间用来学习”,而无论与人谈话还是接受采访,他都可能因为对方一句话很有道理而掏出随身带的笔和本子立刻记录下来。“肯学习其实是我们整个家族的一个共性,无论到哪里去,坐飞机、坐车,只要有闲暇时间,我们几乎都是在读书看报,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拿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看书学习。”
柳传志家规:“我的孩子不管做什么,只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都是我的好孩子。”“教导子女时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使现在他们长大了,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曹德旺家规:人必须要有自尊心、自信心、良心、诚心、苦心……有多少心就做多少事。
育儿心得体会10
今年我的女儿要上幼儿园了,在小班的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年纪,作为家长,其实这时的幼儿并不怎么好去管理,那我对自己的孩子的一个教育就有一个深刻体会,我就在这谈谈我的育儿心得。
三岁的女儿,性格正是调皮的一个年龄段,我作为她的妈妈,在对他的一个教育的过程中,我都尽量对他温柔去引导,但是也不会缺乏严厉,毕竟这时的幼儿心灵还很脆弱,一旦过于严厉,就很容易伤到孩子的内心,是不利于她的成长的。所以我在处理她做错事情方面,都是温柔与严厉并存。
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不是一个样子,在家里就比较调皮,通常都会去惹恼到我,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个体会,但是在这里,我也想说,当面临幼儿处于这样的一个状况时,一定不能直接开骂或者开打,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是胆小害怕,这两个方面都是不行的,一定要以正当的手法去进行教育,我们育儿是不能用暴力的,一定是要注意的`。比如我家孩子,在家特别的能闹腾,通常只是叫她不要闹了,乖一点什么的,是不可能的,这时就不能温柔了,要严厉的制止,再去跟她讲道理,首先就是要叫她安静下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在孩子犯错时,我们不能打骂,而是要先跟他持平说话,要互相尊重,要让他意识到你是讲道理的,这样她才能去认真听父母说话,不会去反抗,然后造成孩子害怕和父母愤怒的场景,这是要去避免的。我女儿现在上了幼儿园,到了家里,一闹起来,就经常会打碎东西的事情发生,我其实也是生气的,但是当自己一愤怒,孩子就开始害怕,根本就听不进任何话,心里本能的去反抗,因而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我都会先冷静下来,再去跟她好好说话,尽量以温柔的口气问她打碎东西的原由,一点点的把原因问出来,才能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去对她进行教育,如此才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然后让他改正,争取不要在下次还犯一个错误,不断的去纠正他们的言行。
我们作为家长的,总是为儿女操碎了心,但是在对儿女的教育方面下点功夫,我相信他们的成长就会是顺利的,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好打的人,不会走歪了路。
育儿心得体会11
妞妞转眼就五岁了,站在家里墙壁身高贴纸前,已到110cm了。孩子一每天在长高,心智也在一每天发育成长,天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欢乐有喜悦,有其乐融融的亲情,也有很多时候跟她做着斗智斗勇的较量。观察着孩子的行为表现,有时会很着急,担心她学习留意力难以集中,担心她做事磨蹭,担心她不会跟小朋友交往…...但孩子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孩子成长有本身的规律,过量干与会出现拔苗助长情况,反而对孩子成长不利。结合近几年的育儿经验和学习到的育儿知识,我们确定了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仔细观察,耐心等待,悉心指导。举个数字描红的例子:
刚上中班时,我们给妞妞买了一本数字描红书,哄着教她试着描,刚开始她很有爱好,很认真的描,而且坚持了几天。我天天花几分钟很认真地教她按笔划顺序规范的写,数字1写得没题目,数字2写得有点倒,其它几个数字都还像模像样,题目最大的是7反着写,8画两个圈,9笔顺不对。由于她愿意写,而且每次能坚持写十几分钟,我和妈妈都鼓励她,但一说她写的不对她就不愿意,让她按规范的写法她不干,说:“就是这样写的!”我在旁边着急呀,这样写成习惯了到时怎样纠正呀,还不如不写,到时老师在课堂上教,一次性养成好的书写习惯,着急回着急,但我没有采取强迫措施,总不能为了写对数字揍她一顿。
数字描红热了好几天,孩子的爱好没那末高了,以后偶然会自己翻出描红书描一会,错误的.笔顺笔划仍然错误。这样过了几个月,到了春节后,有一次她无意间在白纸上写了个数字9,笔顺还是不对。我趁她情绪不错,跟她讲她的写法不对,给她示范正确的笔顺,她接受了,我鼓励她按正确的笔顺写了二三十个,写出来还像模像样。
回顾这数字描红的进程,我琢磨孩子的认知规律。刚开始她对数字描红很感爱好的时候,应当仔细研究了数字的外形,用自己的大脑和很少的经验加工构成自己对数字的深入理解(用大人的观念看是错误的理解),我在旁边教她正确的写法,但很难改变她已构成的理解,所以她坚持自己的写法。过了几个月,刚开始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加工构成的数字写法已淡化,我教她的正确写法才开始接受。
“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等待”,我同意这个说法,看到孩子成长进程中很多不如意的时候,我会想到这句话。等待的进程中需要家长仔细地观察,需要研究孩子认知规律,研究孩子成长中的具体题目,学习教育方法技能,找到适合时机给予指导。
育儿心得体会12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每个家长渴望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这点上,我有具体的体会,孩子的大伯有个口头语是“他奶奶的",我一看这样不好,就不断的对他说:大伯说的不对,让大伯道歉保证以后不在说脏话。改了很长时间才有所好转。一些坏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很难,甚至影响孩子的
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特别注意。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例如:会背多少唐诗、能认多少字等等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好学,我感觉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对于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改掉。我们家睿阳性格内向,我就针对性的在周日给他报了声乐班让他喜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
另外,我也很注重对他注意力方面的培养,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识的多给他买积木,他很爱玩搭积木,有时一玩 儿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些对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帮助,我感觉他进 入中班后,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很多内容并不 是五岁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时我强迫他学也只能是机械的学,孩 子没有兴趣,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应根据自己 孩子的喜好来安排一些内容,他最近喜欢听故事,我就选择一些它容 易理解的录音故事睡觉时放给他听,一段时间后,让他自己复述故事。
育儿心得体会13
因为喜欢小朋友所以我选择成为一名幼师,在xx幼儿园我担任中班老师,管理班级二十名小朋友,教导他们学习生活。
进入中班的小朋友年级都小,他们接受能力不是很强,非常好动,想要教导好他们就必须要学会方法,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小朋友认真听课学习。如果太过枯燥的教学,小朋友都不喜欢,很容易让他们分神,所以在教导过程中,都会选好一个故事,并且在故事中传达一些道理。
小朋友不可能马上就明白故事中的道理,需要慢慢为小朋友分析,这样才能够让小朋友既学到知识又能够有机会成长,才能够学好东西。我从来不认为学生学不好东西是他们的问题,只能是老师教导的方式太死板。
我们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小朋友的性格特点,与小朋友成为朋友然后引导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让他们主动回答问题,为了激励小朋友积极回答问题,我选择了一些奖励,比如好看的卡片,或者一朵小红花,剪纸什么的用来奖励小朋友。当小朋友得到了奖励,他们就会更加喜欢参加互动,教导起来更加容易。
小朋友在幼儿园,犯了错,我们不能如同训斥大人那样训斥他们,而是要开导他们,让他们明白这样做不对,让他们明白有些是错事不能犯。对于小朋友做的好的地方,不要吝惜表扬,只要他们做的好,就应该多多表扬,表扬的形式可以是奖品。也可以是夸赞等方式。
我发现受到表扬的学生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更加认真,而且也比其他小朋友更加有自信,在学习中更主动,会自己动脑思考,也更加积极参加互动,这是表扬的效果,既然学生需要表扬,我们就应多给一些表扬,让小朋友积极学习。除了教导小朋友学习知识,我们更多的是要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吃饭穿衣喝水等,他们虽然小,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教导的,这些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只有让小朋友们学好了,做到了,我们才可以让小朋友开开心心的上学。
与小朋友交流,是教学中不可缺失的过程,他们小,总会把自己的情绪想法表达出来,然后根据情况调整我们上课的方式,让小朋友更加容易接受,当然交流就要我们与小朋友做朋友,了解他们,明白他们的想法。如果一个老师连自己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都不知道,很难交到好学生。幼儿是一群非常淳朴的小朋友,他们不会撒谎,只要我们与他们好好沟通,总会找到自己教学问题,同时也需要分析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作为幼师一样也需要经常学习,提升自身。
育儿心得体会14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已为人父母有三年多的时间了。想起孩子出生后的点点滴滴,有辛苦、有烦恼,但更多的是他带给我们的欢乐和幸福!初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一边汲取前辈的经验、一边结合自我孩子的特点,摸索着走过来的,恰逢幼儿园要求交流育儿心得,我就从以下几方面简单的谈一下这几年天天成长中的一些体会。
一、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有爱心、有公德心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深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和天天爸爸都很注意自我的一言一行,并且在具体的时候会告诉孩子应当怎样做,和孩子在一齐时不管在家里还是外出在别的地方,争取做到礼貌礼貌、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此刻带孩子外出,天天懂得在任何地方都不能乱扔垃圾,有垃圾了会主动扔进垃圾桶;
在公园里玩耍时,会大步跑过去扶起跌倒的小朋友;
出门在路上碰到和我搭话的亲朋好友,会选用恰当的称呼问好;
在公共场合不乱跑乱闹、说话要轻声;
不管是坐车还是步行,明白“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平时和孩子交谈时我也有意多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在家里做家务时孩子的劳动热情也很高,虽然有时有点“帮倒忙”,但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孩子帮我做事情后我总是满脸欣喜的为孩子竖起大拇指:“宝贝儿,你真能干!多谢你!”每当这时,儿子总是喜滋滋的仰起小脸,满是自豪:“妈妈,不用谢!我长大了!”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时,孩子做事情时我注重让孩子养成各种好的习惯。比如在家里,每次吃饭或者吃水果前我都会带孩子一齐去卫生间洗手,让孩子从小杜绝“病从口入”,吃饭时不看电视不说笑,我告诉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得专心,仅有专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吃饭也是这样。专心了才不会被食物噎住、呛住,才有利于消化。天天小时候不爱吃饭,为了好喂饭,爷爷奶奶开饭前总是先打开电视,让他在动画片的吸引下边看边吃,此刻上了幼儿园,儿子每次饭前总会主动关掉电视,边关边认真地说:“教师说了,吃饭时不能够看电视!”在家里,儿子此刻上了厕所明白自我冲水、洗手,睡觉前会把地上的鞋子摆整齐、起床后会自我穿好鞋,还对我说在幼儿园哪个小朋友的鞋子穿对了教师会奖励小红花自从上了幼儿园,儿子学会了许多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变得更懂事更听话了,真心感激幼儿园三位教师们的耐心教育、辛勤付出!
三、多陪伴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
在这个电子产品充斥的信息时代,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成了社会的一大病态,在每一个家庭,也夺走了很多孩子应有的来自父母亲的陪伴。很惭愧,我也是这其中一员,平时手机各种信息提示一响,我就不自觉地沦为了手机的“奴隶”,查看、回复消息忙个不停,每当这时,孩子就会不停地央求我:“妈妈,你把手机关了,陪我玩会儿吧!”有时还会模仿电视里的公益广告郑重其事的对我说:“爱孩子,就多陪陪孩子!”听到孩子的提醒,我也觉得很愧疚,觉得很愧对孩子,所以此刻带孩子时我一般除了接打电话不再玩手机,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好教师,一齐感知这个奇妙多多的世界,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样既有利于亲子关系的亲密融洽,又提高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本事。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相信在二幼这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中,天天会和所有小朋友一齐健康欢乐地成长,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优秀!以上是我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相信在二幼这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中,天天会和所有小朋友一齐健康欢乐地成长,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优秀!
育儿心得体会15
一个星期前就已经接到通知,11月30日是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的日子,这已经是儿子入园以来幼儿园举办的第二次亲子活动了,翔宝很早就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运动会哦,所有小朋友的爸爸或者妈妈都来会来。”,我很兴奋也很期待能与儿子共同参加学校举行的这种活动,让我在活动中见证你的教育和成长,无论多忙我都会腾出空来参加
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星期五,我早早的来到教室,一看时间还不到2点半,一群充满活力的宝贝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准备整装齐发去操场表演了,中班和大班的孩子们很快在操场上排好了队,孩子们听从了老师的口令,每个人都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接下来在一段幼儿园的广播操中亲子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欢快的旋律,甜甜的笑脸,多彩的舞棒,整齐焕发的园服,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熟练麻利的做着每一个动作,旁边的爸妈站满了,不时的传来”宝贝,加油,你真棒”,相信每个看到自己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那么的喜悦和激动。
我也不例外,翔宝有点害羞的看着妈妈,我用手做了一个你真棒的动作给孩子看,他很开心,很辣利的跟着老师出色的做完了整个体操,接下来是做趣味游戏,射击小子,趣味投球,跳圈等十二个游戏,教室里,操场上到处穿梭着家长牵着孩子们的身影,很是热闹,让我记忆最深的是跟孩子玩趣味投球,宝贝用小手拿着篮球跳起来很专注的投到篓子里,一个接一个的投,虽然不是很准,但兴趣很大,锻炼了身体,更能体现你对运动的热情和专注,参加了各种比赛游戏,重在参与,不管结果如何,宝贝们如实的参加了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鼓舞了,在他们心目中,最亲的最爱的.人能在一旁观看或共同参与游戏,孩子们会有着强烈的安全感,满足感,自豪感,无形之中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协调和感情,让我们做家长的也同时童年嬉戏了一把。在做游戏的时候,在谈天的时候,家长们也不知不觉的拉进了距离,使整个活动都充满了欢乐,激烈的气氛。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很圆满成功。首先要感谢全园的老师们辛苦精心布置和策划,特别要感谢米奇班充满活力的老师们,你们的爱洒满阳光,照在每个孩子的脸上,感谢你们,让孩子开心度过了每一天,学到了知识和快乐的成长,我们做为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陪孩子,都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给孩子有时候无形之中施加了过多的压力,我希望学校经常开展类似的这种亲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感情,促进孩子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体魄,让孩子缤纷的童年增加炫丽的色彩。
【育儿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育儿的心得体会05-28
育儿心得体会09-06
育儿心得体会06-12
育儿心得体会【热】01-03
【热门】育儿心得体会01-15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12-24
【精】育儿心得体会12-27
育儿心得体会【精】01-13
【推荐】育儿心得体会01-04
【热】育儿心得体会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