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优秀【5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1
经过这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对我来说意义深远,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谛,对未来的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活动及未来展望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心理学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学方法,还学会了正确面对生活的态度,比如如何释放压力、调整心态,以及如何与人沟通和相处,从而培养出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积极心态下,我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能保持乐观,遇到问题时不再消极,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此外,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好教育工作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会恰当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进行情绪调节,从而更积极有效地适应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此,预防问题的发生、提高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三、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位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包括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在老师眼中是“好”孩子的'学生,同样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这些“好”学生有时反而更加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成绩优异,他们的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方面常常被忽视,无法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及时的帮助。
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受到过分宠爱和追捧,心理承受能力变得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有的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报复,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比如清华大学生向狗熊泼硫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还有一些学生选择通过自杀或轻生的方式来应对失败和挫折带来的压力。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2
参加完医院组织的核心理念与技能培训班后,我反复翻阅着笔记,里面记录了许多美好的点滴和正能量的话语。我不禁回想起往日的言行举止,对比今日的所作所为,不禁扪心自问: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又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翻开笔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功是一种习惯,管理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这句话意味深长。工作三十多年,我的学习、工作及待人接物早已成为习惯,但这些习惯是否正确,我竟从未深入思考过!平时总爱说情绪会传染,然而遇到烦心事,却仍与同事唠叨抱怨,虽然诉说时心中也会感到一丝愧疚,但终究未能控制自己的言行。面对消极之事,应学会管理自己的心情,以积极的态度表达正面的话语,用良好的情绪感染身边的`人,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这是我需要首先培养的习惯。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句话虽普通,却令我陷入沉思,心情莫名沉重。做到最好,即成为最好的自己!在父母眼中,我是最好的女儿吗?在家人眼中,我是最好的妻子、母亲、姐妹吗?在单位里,我是个好(不敢用“最”)员工吗?在科室里,我是最好的同事、最好的主任吗?最重要的是,在病人眼中,我是好大夫(也不敢用“最”)吗?
这一个个自问,让我顿感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久久不敢下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番感慨早已刺痛心扉!知天命之年带来的困惑,使我将所有纷争看得淡然。出身于大山的我,向来对生活没有过多奢求,但骨子里的坚韧让我在工作中始终不愿屈服,自认为做得还算得体。然而,聆听完吴春荣教授的课程后,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与惶恐。首要任务是,如何将工作做到极致,如何在工作中尽到应尽的责任与担当,这是我今后每日需用心实践与领悟的课题。
学习归来,每天总有一个旋律在耳边萦绕,口中轻声吟唱着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恩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工作的快乐!我感恩在32年的工作生涯中,每一位同事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我感恩每一位领导对我的包容与关爱!在感恩中成长,并以正确的心态投身于崇高事业,这是这次培训班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3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面向全体新生,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及素质全面提升奠定基础。在当今社会,我们不仅需要拥有健康的身体,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进入大学生活后,觉得的自己格格不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的,不复从前的开朗与活泼。特别是学播音主持,看着比自己条件优秀的人,心中会不自觉地衍生出自卑感。有时候,看着别人扎堆的嬉笑怒骂,心中也想参与进去,又因为找不到共同话题,而显得沉默。面对陌生的环境,看着别的孩子和父母一起来报道,自己一个人更显寂寥,心中更加怀念以前。刚来学校,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窗户前,虽然看的是窗外,但心中想的却是以前。就这样默默地坐着,每次都能坐很长时间。军训那会,晚上一个人走在林荫小道上,看着走在前方手拉手的同学,眼角会不自觉地湿润。
我和室友在生活环境、价值观、日常接触面和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我们在寝室里很少交流。我希望与她们和睦相处,共同度过大学四年。为了改善关系,我决定通过实际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毕竟我们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我的.善意。目前我们之间的关系还处于普通朋友和好朋友之间,每次看到她们三人互动时,我都会感到羡慕。现在的状况我已经很满足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四个人能够真正地团结在一起。我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
我也会向好朋友抱怨,毕竟是相当于半个社会的大学生活,哪有顺心如意的。很多时候对别人的善意,会得到相反的馈赠。这种情况会让我觉得难过,我一直觉得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直到上了胥继华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不要认为每个人都是你的朋友”“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正是这两句话让我在心头堆积许久的郁结豁然打开,我想老师说的这两句话,对我来说终身都会受用。以前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心里有问题,知道心头瞬间宽阔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病的不轻了。
现在的我,积极地活跃在校园里,敞开心扉接纳他人,赢得了众多人的认可。这让我重拾信心,更好地帮助他人。对于不值得在意的事情,我学会了忽略;对于令人难过的事情,我学会了倾诉;对于感到紧张的时候,我学会了转移注意力。
大学生应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自我管理和学习成才,还能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
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4
这个夏天,我很荣幸能参加区教委组织的幼儿教师“幼儿心理与教育”培训以及省里组织的“心理健康C证”培训。通过这两次培训,我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相信,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水平,更在精神层面上给予了我持续的影响。
xx年毕业那年,我踏上了自己热爱的幼教岗位,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在中班任教,没过几天,班上一位孩子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课时总会控制不住地发出很多怪声音,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会用眼神或动作提醒他,因为我觉得,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初衷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我愿意去进一步了解他,当他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甚至被否定时,我没有,我似乎看出了他行为背后更深层的一面,他需要关爱,他需要同伴,我愿意尊重他,走近他,倾听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于是,我便这么一直用心做着,等着他慢慢向我敞开心扉,果不其然,他开始有了变化,通过一个学期的引导,他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慢慢地,同伴们也接受了他,而他也学会了更多与人相处之道,看到他的成长,我倍感欣慰。
是的,教育就是这样,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理解。培训后的今天,回想起当初那件事,我深感欣慰,因为我把孩子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来看待。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希望每一位奋战在幼教一线的教师,能够真正用心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让未来的主人翁们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同伴关系、智慧和灵性以及审美体验。
为期三天的“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班”已经圆满结束,回顾这几天的学习,我感到收获颇丰!这三天分别由三位来自宁波大学心理系的老师为我们进行培训,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专长。
第一天,李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幼儿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通过李老师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安全感和信任感,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事实。而幼儿团体辅导是游戏辅导,从游戏中来分析孩子的心理行为及情绪。在幼儿中我们最多运用“沙盘游戏“来测试幼儿的心理,从中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这也是现在对幼儿心理最具有说服力的实验。
第二天,杨老师是心理学的博士,专攻发展心理学。这天她讲述”儿童情绪发展与调节——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情绪,而情绪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怕,怕的就是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那么处理孩子的情绪,三句话:第一句“妈妈看到你非常生气……(给情绪命名)”;第二句话“你想生气就生气吧(允许孩子有情绪)“;第三句话“妈妈陪着你(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这是经典的.三句话,非常实用。
第三天,贺老师给我们讲述”儿童行为功能分析“,所谓行为功能分析,是指在进行行为矫正之前,对引发来访者的问题行为的起因、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来访者在此方面的动机与需求等做出评估,以便对症下药,确定来访者的问题行为和治疗的目标与方法。出于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为功能分析,指在行为治疗前对环境中和行为者本身的影响或控制问题行为的因素做出系统分析。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来访者的问题行为本身。这个对于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开展有点难度,运用到心理咨询的内容。可是贺老师通过自己的理论分析,加上他的实际经验向我们介绍了abc行为分析,大大降低了我们的顾虑,因为这样的行为,我们平时也在处理,如他讲到自闭症的孩子,其实我们也是在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待,就是没有贺老师的专业,我们用的只是”小儿科“的方法。慢慢消化贺老师的内容,转变于自己的方法。
三天的时间确实非常短暂,在这有限的日子里学到了许多道理,今后将在更长的时间里慢慢消化,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中,为孩子们做出一些贡献。
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5
自己参加过多次培训,尤其是心态培训,所以当公司通知我去参加这个三天两夜的心态培训时,并没有感到特别兴奋。心想,心态方面的内容无非就是那几点,有必要花三天两夜来培训吗?这岂不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多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或者向上级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定先去听听看,如果觉得课程质量不高,就当天返回,不需要在那里待太久。因此,我没有按照培训要求准备好换洗衣物就前往了培训现场。
进场时,现场和所有大课的流程与氛围如出一辙,以一首充满激情的歌曲及门口两侧站满热情学员的方式迎接,心里暗想,这种方式也太老套了吧,所有大课不都是这样吗?能不能换点新花样,感觉有些排斥。上午的课程由班主任大鹏老师主讲,他详细介绍了此次课程的大致内容,足足讲了好几个小时,天哪,这课程怎么是这样的?连开场介绍都用了这么久,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了。
当我们被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都要竞选鹰王,我们组的家人都非常优秀,都想争夺这个位置。轮到我竞争时,其他伙伴基本上都不太支持我,因为我给人的感觉像个小孩,缺乏领导者的气质。尽管如此,我通过承诺赢得了本组最高的荣誉——鹰王,并且承担起了带领我们组取得胜利的责任。
第一个游戏是“牙签传回形针”,游戏规则是所有人站在椅子上,用嘴含着牙签,回形针放在牙签上,下一位家人用牙签将回形针接过去,再以同样的方式传给下一位家人,中途不允许用手接触牙签和回形针,即使回形针掉在地上,也只能趴在地上用牙签将回形针拾起。大家开始传递了,一切还算顺利,而到了某位家人时,她犹豫了,她挣扎着,因为我们是一男一女交错站的,最终她还是放下了一切,抛开了所有的杂念,将嘴伸过去,把回形针传递给了下一位家人。在游戏过程中,我们组的回形针掉了三次,家人们争先恐后地趴在地上,用嘴去捡起那小小的回形针,那嘴几乎要触到地面。然而,所有的家人不去想这些,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补救。最终,我们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回形针的传递。在这个游戏中,我们领悟了两个道理:
1、放下自我;
2、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这个游戏结束后,我们组的家人更加团结了。
同样,每次入场时,老师都会要求每组进行团队风采展示,每个风采展示都要围绕当天所讲的主题进行,而每次课程结束后到下一课程开始的时间都很紧张,换句话说,就像打仗一样,不,是真枪真刀的打仗。每次课程结束后,我们组的家人都群力群策想尽方法去装饰自己的团队,有的`家人连饭都没吃,去为团队买装饰品,有的家人不顾装饰是怎么的离谱,也积极的配合着家人,因为这都是为了团队加分,为了团队的荣誉。因为,大家都学会了一句话“反正死不了,我们豁出去了!”抱着这种信念,我们组的装饰是离谱的,记得第三天的主题是“蜕变、重生”,我们想了很多方案,但最后被一一否决,最终选定的方案是“重温童真”,我们组的家人口中含着奶嘴、叨着奶瓶扮成小孩,那一时刻,我们放下自我,完成了人生的蜕变与重生,回到了孩提时代。
第一晚上的活动是“齐眉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意思去做,但这样的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重来,大家都抱怨着对方不配合。之后,刘昱兴老师让大家总结经验,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总结过后,大家认为:
1、团队要有统一的指挥,团队成员要无条件服从指挥;
2、团队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3、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不要指责他人的缺点,要看到他人优点。就这样,我们找出了各自的优点、缺点,统一了思想。经过再一次的尝试,虽说也失败了,但大家似乎更明白了。我们再来一次,朝着一个目标走着,时间继续走着,我们也在努力着,最后听见指导员说了一声“OK”,大家一下雀跃了,喊着“YE”,抱成团,跳跃着,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包容家人的缺点,并帮助他改正,互相吸收家人的优点,共同成长,收获胜利的喜悦。这就是活动后我对团队的真正诠释。
在“报数”活动中,连小学生都会玩的一个游戏,而我们的队员却一次又一次地报错,一次又一次地犯下错误,两队的领袖为自己的队友犯下的错误默默的承担着、全力以赴坚持着,他们在队友的注视下默默的做着“俯卧撑”,默默的、默默的做着,他们没有任何的抱怨,没有任何的指责,因为他们深知,为队员所犯下的错误承担后果,这就是他们的责任。看着我们队的领袖那颤抖的背影、那颤抖的双手、女领袖抽泣的哭声、还有那皮鞭的抽打声,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刺眼、那么的刺耳”,然而我们在一旁却不能帮到他们什么,只能看着他们默默地做着、抽泣。看着这一幕幕,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是也犯了很多的错误吗,而这些错误的结果,大多是我们的家人、领导、好友为我们承担着。而他们又说了什么?没有!没有!!他们只是默默地承担着!!!看着我们队的领袖,想到我们的家人、领导、好友,又何偿不是一直在为我们做着“俯卧撑”,他们又何偿不想停下。然而,他们能吗?不能!不能!!他们为了自己的家人、员工、好友的成长默默地的承担着,默默地、默默地、无怨地承担着。此时此刻的我们除了哭泣、除了感动、除了内心的震憾,我们无能为力,谢谢为我们成长默默地的承担着的家人、领导、好友,让我们为你们深深鞠上一躬!
【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儿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01-11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1-14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10-24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11-22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08-01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14
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0-0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9-23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13篇10-19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13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