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老师,碰到各式各样的学生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品行差的学生。当然品德不良的学生决不是生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转化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看了《心理学智慧》,总结出以下几点:
1、要了解不良行为的动机。行为总是受特定动机所驱使,只有了解了动机才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消除认知意义的障碍,对有些事认识似是而非,以正反两方面对比,帮助学生消除歧义,利用行为的消极后果使他们认清不良行为危害。
3、要抓“教机”促转化。学生不良品行的转变,一般要经过醒悟、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有了醒悟,才会有以后的转变,醒悟之时也就是学生认识到危害并想改之时。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给予充分的鼓励、帮助与肯定。
4、要抓与外界诱因的斗争。外界诱因会使不良品行反复,教师要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界诱因加以控制,避开直接诱因,树立榜样,发现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以前提起这个学生全校老师都摇头,拿他真是没办法。课后作业不完成,上课不东张西望,就在下面做小动作,老师一批评,他还瞪着你看。我接班后,发现这个学生思维相当敏捷,肯动脑筋……觉得放弃他实在可惜,找他谈了几次心,了解了他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老师教育不当的因素,于是,我首先尝试给他减免一部分作业,使他尝到成功的快乐。并让他负责办黑板报,把他的小制作在班上展览……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喜爱,让他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对自己产生了信心,经过一年多努力,这位学生终于变成了一名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心理学心得体会2
即将步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相当必要的。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带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任亲谋老师,他衣着朴实大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个智者,那种亲和力完全让我感到温暖,听其授课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他虽操一口陕西方言,但我也不觉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识在他讲出来之后是那么的易于理解,传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启迪心灵,这才是我梦中的大学教授。每每在大学校园里见到他,都犹如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后来无福再得其授课。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
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心理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心理学的心得体会10-25
《心理学》心得体会11-03
心理学心得体会11-28
心理学的心得体会11-17
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06-16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09-19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06-19
【推荐】心理学心得体会10-11
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