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实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大学生,参与工程地质实习让我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实地观察与操作让我对地质构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次实习不仅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也锻炼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2
经过这次地质认识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学的魅力与奥妙。实地考察中,岩石的纹理、地层的构造都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地质勘查技巧,对地质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次实习不仅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也让我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待未来能继续深入探索。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3
工程地质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和操作,不断加深对工程地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也为我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4
金秋十月,我们地理班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实习。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大家都十分兴奋,。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很亲近,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积极地去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依傍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林州地区内各种现象都很奇特,并且出露良好,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出现。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覆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重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干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涸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重。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天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公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设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故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态。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林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发展。
11. 旅游业发展情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素有“太行天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国家级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较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晰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太古界
太古界片麻岩是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中最老的,并且发育较为完善。这类岩层多分布在林州盆地西侧,呈狭长条带状,组成太行山的基部。
在八达村出露有一些角闪片岩,它是一种变晶等粒结构,属于片状构造,其上覆岩层为远古界石英岩。这种岩石容易破碎风化,所以其上植被茂盛。其颜色呈暗绿色,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和石英。
在白杨凹出露有一些由石英、黑云母等物质组成的花岗片麻岩,颜色呈红色,片麻状构造显著,其结构为等粒变晶结构,在高温高压下易风化,其中也含有长英岩脉,为林州太行中山的基底。在当地还出露有黑云母片岩,含有少量的石英且结晶程度较低
在黄华村西500米处出露有钾长片麻岩,属于片麻结构,期间含有石英岩脉,另外在其右侧1000处也有花岗片麻岩出露。
任村出露了一些钾长、花岗条带状混合片麻岩,其上覆地层是远古界石英岩。在两岩层间有一层砥砺岩。在太行山大峡谷隧道的的东口,在那些陡峭的石壁上,我们能看到其下部植被茂盛,是因为那是片麻岩易风化的岩性所决定的。
远古界
远古界岩层主要是一套覆盖于太古界片麻岩之上的棕红色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于下伏的片麻岩之间呈角度不整合,在石英岩的底部可见到砥砾岩。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西缘,厚约200米,构成太行山山体的悬崖陡壁。在石英岩及石英砂岩的层面上,可以见到波痕、干裂等层面构造,有些岩层有明显的交错层理。在石英岩层,节理构造发育,经侵蚀后常有崩离现象,造成石英岩峭壁。
在合涧与石板沟之间的柿子凹出露有石英岩,X型节理发育,颜色呈白色或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有正长石和云母,石英集结程度好,成块状,另外在此处出现石英岩中含黑色线条的现象是早期海洋生物的遗体形成的有机质,岩石致密,经侵蚀后崩离形成了悬崖峭壁。
古生界
Ⅰ.古生界寒武系底层为灰岩和页岩,覆盖在远古界石英岩、石英砂岩或硅质灰岩之上,寒武系地层与远古界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寒武系在本区可分为上、中、下三统。
下寒武系为红色页岩间以薄层灰岩,厚约百余米,性软,易风化,在地貌上长构成缓坡。在茶饭庄—石板沟见出露有典型的页岩,呈红色、浅灰色,叶理构造,能找到三叶虫化石,可推知其形成环境为浅海或滨海,比较平静。此处的页岩互成灰岩和泥灰岩。下伏地层为远古界石英岩,上覆地层为中寒武系的鲕状灰岩。
中寒武系为后层状鲕状灰岩,厚约300余米,质地比页岩坚硬风化后构成高峻的绝壁,但绝壁的顶部浑圆,在三道河桥东800米处发现有鲕状灰岩剖面,属于张夏组鲕粒大小在1-2mm左右。这种灰岩的形成条件一般认为是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呈过饱和状态,沉积环境为潮汐和波浪作用的浅海,并且海水中富含泥沙等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且比较混浊。如图1所示
上寒武系为薄层灰岩间以竹叶状灰岩,在本区出露不佳,厚度较薄。三道河桥东有出露,其形成过程大致为以前海洋环境恶化、动荡,与原来的灰岩磨蚀形成竹叶状,这种岩石也叫风暴岩。
Ⅱ.奥陶系地层的主要岩石为石灰岩,覆盖于寒武系之上,与上寒武系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奥陶系下部为页岩本区未见出露;上部为厚层状深色石灰岩,厚达800余米,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南丘陵区域。林州市区东部的蜜蜂山以及合涧西北小丘中的奥陶系灰岩中,发现有珠角石化石。盆地东侧的奥陶系灰岩,常有闪长岩的侵入体穿插。侵入体周围的灰岩,在侵入体热力和化学流体的作用下,围岩有明显破碎现象,岩层紊乱。
Ⅲ.二叠系地层覆盖于奥陶系灰岩之上,并与奥陶系灰岩成假整合接触。全系地层共厚300余米。下部为海成的石灰岩层建议陆相岩及煤层,上部全为陆相沉积。上覆地层为二叠系红色砂岩、黄绿色页岩。东冶水库西北的磁铁矿区有二叠系时期形成的砂岩,呈灰绿色,属于他色,接触变质结构。
新生界
Ⅰ.第三系主要为一套砾岩,其组成成分多为石英岩砾石,表面较为圆滑,颗粒大小不一。其胶结物质为红色粘土及红色砂质粘土,胶结疏松。因为红色粘土易被冲刷,故常常在地表留下成堆的砾石,在山谷和河谷阶地多有此种出露。
在合涧桥北有第三纪上新世砾岩出露,胶结良好,其中碎屑以灰岩为主。胶结物以钙质为主。主要为碳酸钙,磨圆度好,下伏地层为马家沟灰岩,与之呈角度不整合。
在柿子凹,河流凹谷旁阶地有砾岩出露,是第三纪沉积河漫滩,在第四纪以来被河流下切形成阶地,砾岩开始出露,其碎屑大部分为石英岩,钙质胶结物较多,砾石下粗上细,有些粒径宽达9米,平均10—20厘米,分选性差,磨圆度不好。在桃园村也有砾石出露,碎屑物为石英岩、石灰岩及页岩。属于钙质胶结,分选性差,磨圆度一般。
Ⅱ.第四系在本区主要是 红色土以及黄土。黄土中常见有浑圆状砾石夹层,黄土呈柱状节理发育,具有石灰性反应,属地表径流堆积而成。
在小寨村桥西出露有黄土剖面,颜色上浅下深,可以辨别出其上部为马兰黄土,下部为离石黄土。其中离石黄土无层理、节理发育,质密,若遇盐酸会剧烈起泡。
实习感谢
为期5天的实习结束了,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深深烙在我们心中。这次实习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更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懂的知识还很少,让我们更加努力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5
1、实习概况:
20___年6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6
工程地质实习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地考察中,我亲眼见证了各种岩石、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变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次实习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7
野外地质实习是我们学习基础地质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及实习报告的编写,使我们在外观,规模及深度上,都对自然界的真实风貌和地质现象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学会了对三大类岩石和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观察地层剖面;识别古生物化石;判别褶皱类型及断层性质;了解内外力地质作用等。将在学校所学的课本知识更好地与野外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地认识了常见岩石矿物的鉴定方法。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作为一名普通地质工作者应有的一些基本技能,如:学习使用地质罗盘;观察并描述地质现象;绘制地质剖示意面图;采集岩石标本等等。通过对这些新技能的学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习地质科学的兴趣。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对实际事物的观察研究之上,地质学自然也属于这一范畴。在野外实际观察学习中,有一些地质现象与老师的讲述存在一些细小的偏差,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带队的专业老师积极进行探讨交流,在互帮互教中学习知识。
在野外,面对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我们个人的力量显得是那么的渺小,这就需要我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努力攻关,完成课题研究。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六人一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你采标本,我测产状,认真、高效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在实践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总体说来,通过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看到了蔚为壮观的地质构造,听到了老师细致生动的讲解,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专业知识,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和大自然的令人震撼的神奇力量!
短短三天的野外地质实习已经结束,时间匆匆,带走了身心的疲惫,却留给我们值得珍藏的宝贵经验。在这里,我也呼吁学校能适当延长实习时间,能让我们在实践中更好的感受一名地质工作者的魅力所在!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8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接下来就是飞鹰古道和飞鹰崖了,飞鹰古道是人为开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较宽大,穿透整个岩层,岩层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
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下去,狮子岩对面的就是观音岩了,它是一块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内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观音岩"三个字,岩性也是沉积岩中的棕红色砂岩,下面供奉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9
为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研讨相结合,在20xx年11月5日至20xx年11月7日,我跟随我们工程地质的授课老师周德泉教授进行了为其三天的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这三天,我们桥梁一班和二班60余名同学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走过了南郊公园湘江西岸,远眺毛主席雕像近观泥质砾岩,领略着湘江长沙段的地质历史演变。 而后攀爬了河西的岳麓山巅,其间经正门·云麓宫·鸟语林·黄兴墓·白鹤泉·爱晚亭,了解了产状三要素的倾向走向倾角的含义,知晓了沉积层、断层面的概念以及地下水的分类。而第三天下起的蒙蒙细雨也没能阻挡我们寻找探求的脚步,和着雨声我们走遍了动物园和石燕湖的沿线,看遍了单斜构造向斜构造的沉积岩风情。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刚刚建成的湖南地质博物馆新馆,感受着展览大厅的众多岩石带给我们的震撼。
从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长沙的地质演变历史,也懂得了湘江这一河流的地质作用对周边的影响。但在这之前,我对工程地质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上那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可以说,真正是在实习的时候才终于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理解并且运用起来。由此可见,真知出于实践。而我们的课程实习也是多么有必要开展的。
这次的实习,除开知识的掌握熟悉,我还从老师那学会了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依据老师的分析形成了一种看到节点后的思考规律。
仪器是罗盘,我们这次的实习主要是用它来测量岩层的产状:倾向走向和倾角。三种要素的测量都是通过所测角度来表示的。一开始我一直没搞清楚哪种是定住圆柱形水泡,哪种是定圆形的水泡,而读数时读哪根也没分清,另外测量不同的东西罗盘放置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和同学争论,询问老师,最后在车开走之前终于把它的使用搞清了。测倾向是垂直测量面竖着放,测走向也是垂直测量面只是是横着放,而倾角特殊一点,需要把罗盘那个盒子上下面保持90度然后把上部贴着测量面来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技巧,当测量面不平的时候还可以把实习日记贴在测量面上保持面的水平。就这样,到实习最后,我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罗盘进行测定了。
而那种面对对象便能开始进行一系列分析则始于老师的认真介绍,从实习日记的记录中,我发现老师每次讲解一个点,都会分析那个点的植被以及岩层的分布情况,还有岩层的岩性,构造,岩层和边坡的产状中的倾向走向,并且通过分析岩层和边坡的走向或倾向关系来判断该处的稳定性,如果是走向或者倾向是相同的,那么显然该处事极不稳定的,而如果两者的走向或倾向是斜交关系,则证明了该处岩层稳定,适合开挖。于是每看到一个点,我便会沿着岩层的分布、岩性、构造、产状和稳定性来依次进行分析。这样,对地质知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透彻了。
这次难得的实习,在学到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很多不足。如对课本知识的无印象,体现在老师在讲解中蹦出的好多名词我竟然都写错甚至不知道写。如砂质砾岩中的“砂”字我从头到尾就写成了“沙”字,到后来写实习报告查阅书本时才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还有“上层潜水”就一直没反映过来那个潜字如何写。另外一反面也有课本知识的不连贯还有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地质现象无观察。丁字镇处出产着长沙极少的岩浆岩作为一个望城人的我竟然一直不知道,平时生活实在缺少留心观察。这些以后都要多加注意才好!
另外关于实习,我也有一点自己的小想法。第一,我觉得实习的地点选择过于狭义,可能是都在长沙市内没有出去看看的原因吧。长沙的地质方面可以说还是相对匮乏的,岩石三大类中只有沉积岩和岩浆岩,而且我们实习所看到几乎大部分都是沉积岩,隧道专业的同学还去了丁字湾研究花岗岩,我们桥梁专业的视野却只停留在了长沙市区的沉积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大围山这些地方甚至走得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追求不是吗?第二,我觉得实习的时间是不是能稍微长一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了野外实习确实比单纯的课程教学要更能让人有宽度和广度的吸纳知识,也能激起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地质的兴趣。如此,实习时间延长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课程的推广不是吗?
我坚信着,知行合一,定会把学习的境界推到圆满。这次的实习,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真心的希望能在多来几次。以后的日子,我也会更好的学习地质,因为,我发现,学习地质,原来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0
一、实习目的:
通过模型来认识钻井仪器
二、实习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图书馆一楼、地科实验室。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
半天。
四、简介
在这里有各种岩石以及钻井过程中所用到的机械,还有一些化学试剂。
五、教学内容
1、井架
2、钻头
3、悬升式抽油机
4、凝点实验器测温度防石油凝固
5、荧光灯显示油气
6、综合录井仪
评价地层,检测含油气的'性质,钻井的时候控制。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1
地质实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和分析岩石、地层,还了解了地质勘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明白了地质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也激发了我对地质学的`热爱和追求。我会珍惜这次实习的经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2
地质勘测是地质学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获取地质信息和数据,为资源勘探开发、灾害预防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更好地了解地质勘测的实际运作过程,我参与了一次为期十天的地质勘测实习。在这段时间里,我亲身体会到了地质勘测的重要性,并对勘测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地质勘测实习增强了我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习期间,我们实地勘查了各类地质现象和构造,如山体、河流、断层等。通过亲自观察和实践,我对地质要素的形成和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与实习导师和同事的交流,我学到了很多地质勘测的实际技能和方法。比如,如何使用地质工具,如何进行野外勘测,在勘测过程中如何辨别不同地质现象等。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我日后的地质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地质勘测实习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这次实习中,我们组成小组进行勘测任务,每个人负责不同的工作。我们需要协调分工,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在实地勘测时,我们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确保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这种合作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有效地与导师和同事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勘测误差和延误工作的情况。
第三,地质勘测实习提高了我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比如在勘测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地质构造,如何准确测量地质要素等。这时候,我们需要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导师和同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自主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验,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只有不停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第四,地质勘测实习让我更加重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勘测工作需要进入野外,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下工作。安全意识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实习期间,我们接受了严格的安全培训,并按照规定佩戴和使用安全装备。在实地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和潜在的危险,确保自己和同事的安全。同时,我们也要对勘测工作负责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勘测数据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对于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地质勘测实习让我更加热爱地质学。通过实地勘测和与导师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地质学的奇妙和深远的影响力。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命体,地质学是探索其秘密的窗口。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质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我意识到地质学对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等方面的作用,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地质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创新的学科,我将会继续学习和研究,为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地质勘测实习是我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勘测的重要性,并对勘测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次实习不仅提高了我的地质知识和技能,还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我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使我更加热爱地质学。这次实习的收获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3
地质认识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质作用过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明白了地质学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对地质学的热爱和追求。我会将这次实习的`收获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地质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4
这次地质实习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实地考察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也体会到了地质学的奥秘和趣味。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这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将珍藏这份回忆,并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地质学的奥秘。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5
刺激而艰辛的地质实习结束了。这七天的野外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劳累而充实,艰险而浪漫,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每天的野外实习,每一个点,我都认真观察,记录,测产状,画地层素描图,认真听老师讲解,力争当场能够理解。每天走过的路线也能大致描绘在地形图上,地质界线也能比较准确的画出来。比较实在的是,这七天里,我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地层界面能够判断,能够使用罗盘顺利地测出产状,野外岩性的识别基本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大致掌握,具体岩性,各个地层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内顺利而准确地识别。
可以说,不枉此行。这次野外实习绝对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较量。如果意志不坚定,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实习是很难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坚持下来的。也可以说,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习的'人都是一个精神顽强,意志坚定者。山路的艰险,丛林的繁茂,有时在悬崖峭壁上,前面甚至没有路,大家都没有被吓倒,都脚踏实地地走出来了,手被刺破了,滑倒了,从没有一个人因此后退。这其中的苦辣只有真正的地质工作者才能感受。本次实习拉近了同学们与老师们之间的感情,使彼此很愉快得相处。老师们也能更加随意地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尤其是张威老师,一直带领学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工作时一丝不苟,休息时还给我们唱歌舒缓心情,让我们感受地质考察工作的乐趣。从这次实习中我们不仅体验到了野外实习的艰辛与乐趣,也从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信心,对今后各方面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07-13
地质认识实习心得体会06-12
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通用10-30
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心得体会05-14
实习生实习心得体会05-28
实习生实习心得体会12-22
实习心得体会06-12
实习心得体会(精选)09-17
实习的心得体会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