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经典】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1
国家提倡全社会要尊师重教,我们当老师的也常说老师应该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尊重,可见尊重老师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似乎忘了老师也是社会的一员,老师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要尊重单位的同行、尊重自己孩子的老师,这一点非常重要。
尊重同行,能够和其他老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如果老师之间不配合,甚至相互排挤、互相攻击,那么学校永无宁日,岂能做到言传身教、培育学生道德。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如同一群人去雕塑一个活的人,这就要求教育者配合的天衣无缝,如有一人刀法不对,则万像同毁,刀法一致用的对,则画龙点睛。可见老师之间互相尊重多么重要。
尊重自己孩子的老师,这一点我从亲身经历谈起。孩子的九年义务教育都在我眼皮底下度过,接触的老师都是熟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我从未在孩子面前提及任何老师的缺点,反而总是不吝赞美之词,大力赞扬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增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增进孩子对老师的`亲近感,使孩子更容易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因此,尊重老师不仅有利于集体和谐,也有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
老师尊重老师,也算老师的一点师德吧。
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2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人格,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路人,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方能为人师表。教师的素养关键在于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与情操。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施教,以德育人。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教育是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国家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应具备新时代推崇的新理念、新思想,以及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比光荣的,需要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国家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无法担负起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任的。在当今时代,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成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为己任。这种追求是无功利目的的,而是出于对社会和学生未来的责任感。能够承担如此重任,首先在于教师自身的人格层次要高,要做一个有德行、有所作为的人。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热爱学生并非易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更是挑战。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份情感,便会“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于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且持久且深厚的爱,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对学生的精心呵护,也包括对学生的精心教育。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备强烈的质量意识,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足功夫。唯有对学生怀有执着的爱,教师才能激发起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坚定地耕耘不辍,收获丰富的育人成果。这种爱,是教师职业中最宝贵的.情感之一,没有对学生的爱,便难以实现真正的成功教育。这种爱,不应受血缘关系或个人好恶的影响,教师应当将其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位学生。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教师应将真挚的爱融入整个班级,不仅爱那些优秀的学生,更要关爱那些存在诸多不足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教师这里汲取到爱的力量,增强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极为敏感,并会据此做出评价和反应。若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是真心诚意地爱护、关心和帮助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对教师产生好感,乐于接近教师,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其教育和指导。
反之,如果他们感觉到你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重视业务素质提高,适应现代教育发展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造诣,而且必须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站在三尺讲台上,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讲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甚至唯一的传播者。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重视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并且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的职能也由“教”转变为“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去开拓创新,发展自己。
【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10-03
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08-13
教师师德师风整改心得体会10-12
个人师德师风整改方案心得09-17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8-07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01-11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0-03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0-25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精选】12-11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经典)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