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师德师风体会5篇
师德师风体会1
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新教师,在教学和对学生教育方面都较为缺乏经验,因此我认为以爱心来教育学生是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的最佳途径。教师如何倾注对孩子的爱,并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呢?回顾自己近一年来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即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生活现状。班级德育工作的推进与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必须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尊重则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中学生的人格尤其重要,作为教师,即使学生犯错,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一味的训斥只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更不能使用挖苦或讽刺伤害学生的心灵。其次,教师应从爱心出发,因为爱心是教育的基础。教师需关心并爱护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批评教育是为了防止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成才。教师充满爱心,学生也会更加敬爱教师,这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二、耐心说理,稳住学生情绪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一项充满爱的工作。但仅有爱是不够的,爱需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融,这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如同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待未成年人应允许其犯错,教师需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对学生讲道理时,教师应保持耐心,并提供充分的理由。
三、爱要做到心理相容,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具有思考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个体,而非单纯接受关爱的被动对象。当教师以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从而无法不去爱他们。有些教师往往对后进生不屑一顾,然而,这些后进生展现出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尽管他们明白自己听不懂老师的讲解,但仍坚持每天听课;尽管明知考试会失败,但他们依然屡败屡战。若教师能够深刻理解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值得被爱,从而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
四、提出期望,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偶像,并怀揣着远大的理想。教师在了解他们的理想后,应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生活在实现目标的期望之中。
师德师风体会2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同样重要,教师的道德是其灵魂,师德直接体现了教师的人格特征。
一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一名教师若不具备良好的师德,便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师。提升自身的师德师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明白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位教师都应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职责,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失去学习的兴趣。唯有从内心热爱这份职业,才能不喊苦喊累。
2、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位学生都期望获得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我们应该平等待人,不可把学生当作下级随意责备。
3、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唯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方能教好学生。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多倾听学生和资深教师的意见,并且持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的境界。
4、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务必时刻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坚持严格要求自己。
5、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地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至于误导他们。如果教师经常无法准确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会逐渐下降,学生也会失去对教师的信心,进而对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失去兴趣,自然也就难以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6、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一种奉献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获得他人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就在于他能够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许多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们备受敬仰。模范教师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注重品德修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和榜样,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应重视品德修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造诣和工作表现来感召和吸引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学习师德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我将不断充实自己,在更新的知识中汲取养分,把所学传授给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将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做到政治与业务能力并重。
师德师风体会3
作为一名有着近20年教龄的教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人数众多。自从十多年前走上领导岗位以来,我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参与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位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深远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长期以来,我所构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务必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要出自内心的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待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尽己所能授业于学生。下面是我对上述体会的粗浅解释,望不吝指教。
1.作为学生,都愿意接近品德高尚的教师。而作为教师,自然也更愿意与有教养的学生相处。因此,要做一个让学生和教师都乐于接近的教师,你自身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同学的影响,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且教师的影响更为显著。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相比那些不被学生接受的教师,对学生产生的正面影响更大。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如果你想把学生培养成既有道德又有团队精神的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意味着你必须自己先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和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你的因素。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对你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能使学生感到震撼甚至终生难忘的则是你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因为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当然也是在给我们国家创造期望。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经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失去学术、外表和权力等等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2.良好的师德师风体现在师生之间保持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了“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像管家婆一样指手画脚。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也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对学生有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
3.在授业方面,师德师风不像其他一些事情,能够“以一挡十”。尤其是对于大学教师而言,越是才华横溢,学术地位越高,对学生的影响力就越大,也越需要谨慎。
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因为他们期望从你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我们应该耐心地引导他们,深入浅出地传授所有相关的知识。现实世界非常复杂,一个人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会有很多我们不懂或暂时不懂的问题。遇到学生提问时,如果自己不清楚,一定要坦诚告知学生,并承诺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复他们或与他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而且必须信守承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有助于提升威信。切勿左顾右盼,含糊其辞,因为这不仅会耽误学生,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
4.良好的师德师风极其重要,值得大力弘扬和传承。它往往是学校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许多高校都有众所周知的关于师德师风的经典案例。师德师风是动态而非静态的,需要不断总结、丰富,并与时俱进。这种传承不仅需要老中青三代教师之间的传递,还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传统,从而迈向更高的层次。
5.在领导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做好每项工作。同时,积极关心广大教职工,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诚恳接受他们的批评,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不断改进。
师德师风体会4
教师肩负着培养青年一代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承任务。当前新形势下,作为教师,需要遵守宪法、法律和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透过对开县教师们在井喷事件中关心爱护学生的先进事迹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新型教师,尚需艰苦的努力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同时是一种谋生手段,但它却又是一种从事培养人才并实现文化继续与发展的连续性活动。在新形势下,教师主角在发生悄然改变。从教师的社会作用看,教师是社会的代表者,是道德的实践者,是道德的化身和道德规范的训诫者。开县各校的教师们在关系生命的紧要关头,舍小家顾大家,宁愿自己的孩子挨饿,也要把仅有的一点食品给其他的孩子,宁愿把自己的家人放在家里,也要把其他的乡邻先转移出去,这样的牺牲精神孩子们将终生受益。而童话家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的小学教师,虽说是在北京的重点小学,是优秀班主任,但年年期末考试给他们漏题,学生总能够提前拿到考卷,为的是考第一。在我们那里,不也有过学校出题漏班里的事吗若干年后,他们也会骄傲地说“桃李满天下”了,可这样的“桃李”,我们又怎敢期盼社会的“诚信”呢从教师的教育作用看,教师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群众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但在这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知识信息来源已经多元化,学生可从网络、报刊、各种书籍等方面获得知识,因为如此,郑渊洁才能将孩子带回家,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加上自己参考各种书籍编写教材,最终孩子一样成才。但我们不可能不要学校,不可能人人都自己教孩子,因此,过去我们要“传道、授业、解惑”,这天我们要“传道、授渔、激惑”。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这天,开县教师们的行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关爱学生,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教师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情感基础。研究证明,学生对教师态度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教师知识的要求。
作为新型教师,应当热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唯有深爱所教的学科,才能激发出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兴趣和传递知识的热情,进而激发学生的相关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教材。教师满怀激情、情绪高涨地授课,学生则情绪饱满、饶有兴趣地学习,这样方能使学生逐渐热爱这一学科。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自然界的永恒法则。作为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人才。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并且要重新审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教师的角色、地位、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也必须进行重新定位。
师德师风体会5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希望则在于教师。教师的品德与作风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是学生的榜样,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品德与作风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学风。通过学习师德师风,我对以下几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第二,培养良好的内在素质。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内在的修养。因此,教师的学识和内在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素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备课,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确保常规教学扎实有效。
第三,刻苦钻研业务。精通行教之道是教师立身之本。唯有精通业务,方能将科学文化知识精准地传授给学生。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无法准确解答,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便会逐渐削弱,学生对其亦会失去信心。教师需不断提升教学业务水平,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并参加业务培训,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勤勉不懈地学习,积极进取,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四,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且互相尊重的关系,关爱每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努力发现并激发他们的潜能。正确处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重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他们才会尊重老师,乐于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德,在教育中要做到严格与关爱并重,如果我们视学生如天使,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美好。
师德——并非简单的说教,而是精神的体现,深厚的知识内涵与文化品位的展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我人生中,无需轰轰烈烈,只需将作为教师的美德延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
【师德师风体会】相关文章:
师德师风体会11-14
学习师德师风的体会08-01
师德师风工作体会11-21
师德师风整顿体会04-13
师德师风培训体会09-05
师德师风整顿体会08-04
师德师风身心体会09-29
“师德师风师爱”个人体会-师德师风总结10-13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8-07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