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心得体会【优】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下乡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下乡心得体会1
参加“三下乡”活动,让我对农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那里,我看到了乡村的淳朴与美丽,也感受到了农民们的辛勤与付出。
我们与村民一起劳作,体验了农田的劳作生活。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丰收的果实,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更加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需求,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们沟通。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下乡心得体会2
在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儿童课堂、院长讲坛、大型义诊、探访五保户等十余项活动的开展无一不在与“红心向党奋新征程,投身乡村助健康行”主题相契合。志愿者们走进田间地头,走向群众心头,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志愿活动中明真理。同时,身为宣传部一员的我在整个团队中担当了宣传“重任”,每天的`拍摄、写稿、剪辑,也帮助我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通过和郭镇村民的相处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我感触良多,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今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念。要多在基层中经风雨、见世面,锤炼真本领,努力通过自身所学,造福基层百姓。
三下乡心得体会3
三下乡活动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在乡村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和他们的付出。他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乡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参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志愿者们的热情和努力。他们不辞辛劳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为乡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珍惜与乡村人民之间的友谊和联系。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关注乡村发展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下乡心得体会4
参加“三下乡”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那里,我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农民们的`幸福生活。
我们为村民提供了医疗服务、教育支持和文化娱乐等活动。看到他们的笑容,我深感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指明了方向。
三下乡心得体会5
三下乡,让我们走进了乡村,亲近了大自然。这是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让我们拥有了深入了解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机会。
在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真正的体验到了农民们的朴实和热情。他们毫无保留的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这次经历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农民朋友们的辛勤付出和农村发展的不易。看到他们在严酷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为他们的坚毅而深深感动。
我在这次的`实践中,也深深地体验到了中国农民朋友的深厚力量。他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默默地在岗位上努力工作。这是我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我为能亲身体验这种力量而感到骄傲。
在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更深切地认识到了农民朋友们的勤劳和坚韧。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下,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我要学习的精神。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农村的现实生活,体会到了农民朋友的热情与坚毅。我将更加珍惜我所拥有的生活,同时也对于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
三下乡心得体会6
来到大学,让我感到彷徨,迷惘。每个暑假都是草草了事,直到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学院的暑期三下乡;我终于感到原来大学生是有很多有意义事可做的。“三下乡”活动的确是一个能够锻炼人的活动,在这里能够锻炼团队精神,能锻炼交流能力,能锻炼社交能力。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的确,我们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社会经验并不是很充足,一旦走出大学校门迈进社会,有谁会主动给你提供帮助,要认识到这个社会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所以说我们要与社会多接触一点,多增加一点社会经验。“上帝永远只照顾那些有准备的人”,主动为今后自己的前程添砖加瓦总比被动来的有意义。
我们这次三下乡主要参观学习澜沧江在云南的河段,特别是糯扎渡水电站;以此了解我们云南的水资源情况及其应用情况以及“西电东送”及“云电外送”的一些情况。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六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公里,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流域径流以降水为主,地下水和融雪补给为辅。上游区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降水少,春季冰雪融水较多,上游河段河川径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约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其次是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中下游河段两岸高山,支流短小,山巅有终年积雪,但冰雪融水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小,中游区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融雪补给减少,河川径流补给为降水和地下水混合补给。下游河段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河川径流降水补给为主,降水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其次是地下水补给。流域年径流深为450.2mm,其中:青海区年径流深为304.4mm,西藏区283.3mm,云南区583.8mm,国界处多年平均流量2180立方米/秒,景洪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128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95立方米/秒,最大最小比值为32.4,其它各主要测站径流量。流域内径流年内分配,春季占10%~15%、夏季约占45%~50%、秋季占30%~35%、冬季约占10%以下;上、中游6~9月、下游7~10月径流量是最大,连续4个月最大径流量上、中游和下游分别占年径流量的65%~70%。最大月径流量上游出现在7月,中下游出现在8月,约占年径流量20%以上。
云南境内经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七地级市、自治州,由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干流总长度1216公里。云南河段规划的水电站一共15级。其中上游7级分别是古水、乌弄龙、里底、托巴、黄登、大华桥和苗尾;下游8级分别是功果桥、小湾、漫湾、大朝山、糯扎渡、景洪、橄榄坝和勐松。
而我们此次三下乡此行的重要地点糯扎渡电站位于澜沧江下游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沧县交界处,是澜沧江下游水电核心工程,也是实施云电外送的主要电源点。电站枢纽为心墙堆石坝、左岸溢洪道、左岸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糯扎渡水库正常蓄水位812米,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米,居同类坝型世界第三。电站总投资约611亿元,年利用小时数4088小时,年均发电量239.12亿千瓦时。作为云南省最大水电站,是实现国家资源优化配置,全国联网目标的骨干工程,是实施“西电东送”及“云电外送”战略的基础项目。其水库总库容等于16个滇池。电站水库具有多年调节能力,建成后可将下游景洪市的防洪标准由20年提高到100年。
糯扎渡水电站还是一个绿色水电,为了减少水库下泄低温水对河流生态和鱼类繁殖的影响,糯扎渡水电站在进水口工程建设中,增加投资2.4亿元采用叠梁门方式率先实施电站分层取水方案,大大改善了下泄水温,满足了对下游河道鱼类产卵的需求。同时,为有效保护电站下游珍稀鱼类,糯扎渡电站有选择地对中国结鱼、中华刀鲇等鱼类进行网捕过坝。
同时糯扎渡水电站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就投入近7.9亿元;糯扎渡水电站的工区就可以看到沿路的苗木,葳蕤丰茂,高的有黄槐、红花羊蹄甲、铁刀木、高山榕、加纳利海枣,低矮的有黄叶假连翘、金边龙舌兰、鱼尾葵、散尾葵、美蕊花、紫叶苋、软枝黄蝉,爬在地上的品种就更多了。在靠山体的碎落台上,随处可见叶子花、蟛蜞菊、芭蕉、扶桑、丝兰、蔷薇、薜荔,区里优美的环境把电站装点得格外美丽。
而这正是云南水资源应用的`一个重要工程。
云南境内河流众多,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全国第三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5000立方米。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总容水量290亿立方米,其中湖泊水面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等“九大高原湖泊”。
云南水资源总量次于西藏、四川两省区,居全国第3位。根据1956—1979年资料,平均年降水量为4820.8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2222亿立方米,折合平均径流深580.0毫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58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经1983年对118个富水地段和50个主要盆地进行勘探,为742亿立方米/年。冰川雪山静贮水量约10亿立方米。湖泊静贮水量近300亿立方米。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4省区入省水量1845.8亿立方米,从缅甸、老挝、越南等邻国流入97.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即河川径流量与过境水量之和为4165.0亿立方米。人均和亩均占有水量均高于全国。其中金少江、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可供开采潜力巨大。
虽然云南水资源众多但是因为分布导致云南干旱也不容小觑而且很多水资源被污染不能使用;一、是由于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总量丰沛但开发利用的难度大、成本高、边际效益低。二、是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发展要素极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5%;滇中重要经济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700立方米左右,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三、是由于特殊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5%,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加之全省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高原,云南自古就是一个“无灾不成年”的省份,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久旱之后突然发生大洪水,旱涝急转、涝中有旱相互交替的情况较为突出,且灾害频率高、灾害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损失程度深,防汛抗旱救灾形势非常严峻。四、是水生态环境脆弱,水环境承载能力低,防污治污任务重。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主要河流有近40%的水体严重污染;“九大高原湖泊”中异龙湖、杞麓湖、星云湖、滇池外海和草海常年处于中度、重度污染状态,近一半的湖泊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
我们在参观完水电站以后有到了澜沧江边,对江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向江边的游人宣传环保。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三下乡活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大家带着一份感动与思考起程,想想我们分别的那一幕,想想我们与那些小朋友共同度过的那点点滴滴,想想我们志愿者们留下的足迹,想想这些天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经验和收获,它也是这片天空下不灭的回忆,这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我永远珍藏。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好好利用。
三下乡心得体会7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距,也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幸运。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他们每天都在为生存而奋斗,而我们却可以享受着安逸的生活。
在与农民的交流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真诚。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地努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意识到自己缺乏实践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这次三下乡活动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要把这种精神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
总之,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幸运和不足之处。我会把这次活动的收获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
三下乡心得体会8
在经历过三下乡之后,正如指导老师所说的,这是一次宝贵的回忆。
在去三下乡之前,我对三下乡的了解不对,只知道,每天都有课堂,就认为,应该会很无聊。可是,在正式进入三下乡活动之后,我才醒悟,三下乡活动也是多姿多彩的.。让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趣味运动会。
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负责一个小游戏,叫螃蟹赛跑。就是让两个孩子背对背夹着气球跑到终点看谁跑得快。在宣布开始游戏之后,场面一度失控。不仅仅是小孩子在游戏中不亦乐乎,我们作为协助他们的老师,也乐在其中,无比享受他们脸上的笑容。
虽然这过程,我们喊的喉咙都要废掉,虽然他们有时候会不听老师说的保持好纪律性。可是,看见他们开心的笑容,我竟一点都不生气,还有无限的动力去协助他们完成游戏。这大概就是笑容的感染力吧。我相信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对那些孩子们,也是很有帮助的。至少没有让他们的暑假变成是整天在家里对着暑假作业发呆。
三下乡心得体会9
三下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和活力。在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和独特性。
同时,我也看到了乡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许多乡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下乡心得体会10
为响应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所举办的“三下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2019年7月9日电气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一行五人来到了平顶山市博物馆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并热情为参观者进行讲解。
平地山市博物馆内珍藏了大量应国古都时期的珍贵历史文物,并描绘了平顶山历史发展的峥嵘岁月。为了充分准备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不辞辛苦,伴着朝阳早早的来到博物馆,在开馆前就经允许进入馆内。团队成员们仔细参观,认真学习,对历史背景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学习与认识。当参观者陆续进来时,志愿者们又以充分的热情,活学活用积极为他们仔细讲解有关文物的`历史事件,说明各文物的细节问题和代表的历史文化。使广大参观者群众也能正确的学习历史文化,了解历史背景。志愿者们积极讲解,认真学习,得到参观者一致好评。
经过一周有意义的博物馆实践活动,志愿者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也锻炼了社会交流能力。既参观了博物馆内的文物,又为参观者讲解了相关历史知识。优秀的工作得到了厅长及参观者的一致认可,展现了电气学院的风采。大家都表示希望此类活动能多多举办。最后此次博物馆的“三下乡”活动圆满完成。
三下乡心得体会11
三下乡的这段日子,我收获颇丰。在乡村小学支教,我看到了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也感受到了教育资源的.不足。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除了教学,我们还参与了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这些劳动让我体验到了农民的艰辛,也让我更加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
与村民们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淳朴。他们分享了许多关于乡村的故事和习俗,让我对乡村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下乡心得体会12
三下乡活动让我对乡村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乡村发展的潜力和机遇。同时,我也看到了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不足。
在乡村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勤付出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关注乡村发展问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为乡村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三下乡心得体会13
参加“三下乡”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农村的生活和文化。在田间地头,我亲身体验了农民们的辛勤付出,感受到了他们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与村民们的`交流,让我更加明白农村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的挑战。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实地调研,我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农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这让我更加珍惜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机会。
三下乡心得体会14
暑假时间过得好快,短短的五天社会实践结束了。这段时间里,对于我来说,好长!其间有着太多的感受。我想,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实践前期,我与陶奎关于申报社会实践之事进行了讨论,并向学校递交了申请。学院那边批下来后,我们小组成员就活动内容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学院里举办的出征仪式上,当我手里扛着队旗,我雄心壮志!一切准备充分后,我们于7月××号晚出发,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旅程。
7月××号晚,我们来到了汉中门,因为去盐城射阳的汽车是明早6点走,所以提前在车站准备好。当天晚上,我们在车站里海阔天空。一下子,我们的距离就拉近了。
7月××号,随着车子一路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盐城。然而同学家是在射阳县的一个山村里,我们又驱车来到了陈阳镇开洋村——一个偏僻的地方。刚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绿油油的。在陶奎家安营扎寨后,我才了解到这边的简陋。凹凸的路面、极差的信号、连上网都得跑到10几里外的镇上,我开始寻找着解决的办法。然而,这些与我们的想象相差如此之大,我该怎么办?我们已经到期山穷水尽?
当天晚上,我们小组组织了一次紧急会议,对原先做的计划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情况还好,我们克服了一些困难,做出了应对策略。休息过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实践。
7月××号,这是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早早地起来,天才朦朦亮,然而我们发现田地里早已人声鼎沸。看看手表,才5点半,这时我想起我们在学校时,起床时哪次早于7点?跟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是生活在幸福中。当天上午,按照计划,我们采访了村长邓秀委。村长的一身朴素衣着把我们的紧张情绪一扫而光,村长热情地接待我们,并向我们介绍村里近几年来的变化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向我们讲述了丹顶鹤保护区建立后村中发生的变化。这是我们的第一次采访,初次的生涩,慢慢地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村中老教师陈老师家中,陈老师现已70高龄,然而依旧健壮。陈老师为村里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那个简陋的小山村里,一教就是30几年。陈老师穿着朴素的衬衫向我们讲述了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对村里小孩的关爱令我们感动。下午3点,我们告别陈老师家,深入农田与农民叔叔们进行了访谈。对于我们的到来,在田间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大妈们纷纷放下了手头活,与我们亲切的谈开。他们一一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之后,我们帮他们做些农务活,虽然有点累,但看到劳动成果,心里好开心!
7月××号,我们实践小组一行驱车至射阳县城。首先来到了射阳迎宾馆,迎宾馆是射阳县第一家宾馆,与丹顶鹤保护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迎宾馆董经理亲切接见了我们,并热情地配合我们完成了本次采访。董经理告诉我们很多县里丹顶鹤保护区对相关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采访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射阳县环保局,环保局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我们讲述了环保局近年来所采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及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到环保政策的落实情况,我们来到了环境监督大队,大队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向我们展示了前几个月来各地考察的环境成绩。这些对于从小生活在学校环境里,从小在课堂里长大的`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这里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们交往。好在他们都是非常热情,让我们活动的开展顺利好多。今天奔波了整个县城,虽然有些疲惫,但是收获不小。
7月××号,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丹顶鹤保护区,首先我们到了镇上的办公室进行丹顶鹤保护区旅客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的了解。下午,我们来到了“××××”实地考察,对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个采访。实践进行的很顺利,这三天来,可以看出我们越来越熟练。从刚开始的羞涩,到现在的落落大方。这些无不体现着我们的成长!
7月××号,时间过得好快,我们必须返校了。当看到车外前来相送的老人小孩时,我的心震撼了。这几天来我们之间的相处,慢慢地培养出来的友谊,真得很浓厚。我知道,我必须回去,我还有好多事要做,暂时告别吧,大叔大妈们,可爱的小朋友们。
社会实践接近尾声,但这段记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我想,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我一定会受益终身!
最后,还是让那句诗概括我的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下乡心得体会15
“三下乡”活动让我有机会深入农村,与农民们亲密接触。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纯朴,也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和需求。
我们为村民修建了基础设施,提供了农业科技支持,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将会珍惜这次经历,努力学习,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下乡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精选)三下乡心得体会06-09
【经典】三下乡心得体会06-10
三下乡心得体会06-13
[精选]三下乡心得体会06-26
三下乡心得体会[经典]09-12
(精选)三下乡心得体会06-07
三下乡的心得体会12-25
三下乡的心得体会(经典)01-23
三下乡心得体会[精选]06-10
“三下乡”心得体会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