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下乡敬老院个人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下乡敬老院个人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下乡敬老院个人心得体会1
今天是个大晴天,今天调研的主要任务是去xx乡敬老院慰问老人和给他们送上一场文艺演出。据了解得知敬老院距离乡镇约为10来华里,在一个半山坡上。在山区由于公共交通不方便,等到9点半才来车,10点多点到达目的地。在远处向门口望,去见一位中年人“跪着”在洗衣服,盆子里还有好几件冬季的棉衣(走近一看才知他是一个双腿关严重残疾人,为了洗个衣服那样瘸在地上对于他来说可是一个挑战)。沿着大门走进去,中间是一个经过水泥硬化的平场,左右两边是菜地,前边就是一排丁字形结构的平房的院子结构。那些老人已经熟悉了老黄(以前的暑假老黄带成员来过),赶紧搬出椅子和沏好茶水给我们解暑。老师带领同学们跟覃院长打招呼,大家就放下自己的东西就开始分头行动忙乎起来,这些老人对咱们这一大群队伍的到来既充满惊奇又露出欢快的笑容。
感谢我们的帮忙。在和他聊天过程中还得知,他还负责养猪这一差事,今年养了6头,主要是供院里人自己吃,他一说完我们几个都惊愕起来,自己连走路都是相当苦难,还怎能养猪呢?主动带我们到猪圈里参观了一下,20来米的路程,走了差不多一分钟,猪圈卫生打扫的相当干净,猪也长得十分膘壮,看来这一差事他完成的相当出色,真是身残志坚。后来又到别的老人房间转了转,看了看,发现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都十分不错,可见管理有方。
帮老人家做完事,大家分组集合起来准备节目,一部分人摆好椅子把老人们扶出来坐上观众席位。10点半正式开演,一个节目老人们情不自禁的鼓掌,也许不少言语他们没听明白,有些节目的主题没有理解,甚至有聋哑人残疾人,但他们个个都十分欢乐,他们最少知道一点我们是来慰问他们,给他们送温暖的。节目有常回家看看、十送红军、感恩的心合唱类,刘海砍樵、豫剧表演类、小品类,大概进行了40来分钟,虽然我们不专业,从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和掌声,我知道我们达到了给他们送温暖的目标。
在节目进行中,我找到了x院长,向他进一步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也向他请教了些问题。他都意义为我做了解答,从他中得知这个敬老院建于2007年,刚建时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比如院子地面硬化是前两年才完成的,自来水是去年才解决的(以前是人工到山下挑水),为了解决热水问题他前几个月赊购了两个太阳能,院里的电视机是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的,目前急缺的生活基本用具是:餐具消毒柜、洗衣机(难怪那位残疾伯伯还要手洗衣服),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现在这里有28个人,其中有小部分是身体残疾或是精神障碍的人,但他们生活基本能个人自理,他说这个院长并不好当,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是他去解决,他们的生活经费都是由乡镇财政部门拨款的,手续比较繁杂,经费往往下发有点迟,这导致不少物资都要先赊购。特别是向政府申请经费解决一些养老院的实际问题(比如:解决室外晾衣杆的`经费是“讨来的”有时向政府去申请经费他更愿意“去讨”(书面语是找社会爱心人捐))更是麻烦,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为他们解决这些生活实际问题而奉献爱心,让这些老人能安逸点度过点晚年。
调研感想:敬老院是无后代儿女的老人晚年的唯一场所,为了确保他们的生活,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敬老院的基础设施,解决好生活及本所需设备,让这些老人真正度上一个安乐的晚年;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应该勇于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需要的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三下乡敬老院个人心得体会2
虽然三下乡已经过去差不多一个星期了,可是大山里发生的一切在脑海里还是那么的清晰。短短的七天,对我来说,就像是作了一个一辈子都会铭记的梦一样。梦里有孩子们真挚淳朴的笑脸,有错综复杂的羊肠小道,有陡峭的山路,有晚上多得数不过来的大颗大颗的星星,有没有路灯的路,还有一群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的同行队友。
因为有了我们大家的同心协力,我们的三下乡之旅才会这样的完满和充实,并且富有意义。
下面,让我来回顾一下本次三下乡的整个活动过程。
大概在6月份的时候,我们河源志愿服务队就已将召开了关于本次三下乡的活动准备会议。包括讲解三下乡流程,队员分组完成各自负责的班级的教案等等。虽然说事前准备好下乡教案和一系列准备工作有利于我们在真正的下乡过程中的课堂教学,但是,我觉得我们这次的下乡的准备工作其实可以更好地准备。第一,有关负责人应该先跟上一届的三下乡的`师兄师姐们了解清楚相关情况。然后主动向所有队员们讲清楚当地的各方面情况,每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二的话,就是教案方面的问题了。非常明显的一点是,我们在下乡之前准备的教案基本上都要做不同程度的修改,特别是英语。其实归根结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当地小学生的教学水平的不了解。虽然当时已经有说过那里的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高,但是也只是很笼统地一句,我们也没有仅仅根据这一句话来判定我们的教案应该出成什么样,定一个什么样的难度。所以,我觉得,以后再有这样的话,负责人可以留下上年的测试卷,然后发给下一届的看,让他们了解一下当地的小学生学习水平,也可以在开会的时候把上一年有去过的师兄师姐请来给我们讲一下具体情况。第三就是,财务情况不透明。我们只是知道我们买了些什么物资,却不知道我们的钱的使用情况(就是具体花费多少钱在什么地方,就是一个类似清单的东西)。
而在具体三下乡的活动的开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像游园会的话,就要注意一下具体的人手安排问题。而像亲子讲座,亲子游戏方面的话,就要注意一下道具的准备情况,活动当天的人手安排和分工的情况。尽量不要出现没有工作安排活工作重合的情况。再者,举办活动的时候要关注现场的情况,随机应变,作出适当的调整。毕竟,计划没有变化快,现场的状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灵活变通。还有一点就是任务的分配问题。如果有些任务是一早就在计划中的,可以的话,就可以早些分配给我们队员做,这样就不会出现很赶的情况了,毕竟,每一天大家都要准备教案,然后第二天很早就要去给学生们上课,也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证上课质量。
三下乡敬老院个人心得体会3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冒着炎炎烈日,青科大筑巢计划实践团的五位队员于8月14日,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美丽的愿望,再次踏上征程。
活动的目的地是位于青岛市四流南路的福来敬老院。福来敬老院是青科大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一个常驻服务基地,环境学院青协经常组织本院学生来此进行义务服务,与老人聊天交流,老人们也经常和学生讲一些他们的人生哲理,对学生的.人生大有裨益。当五位队员们来到敬老院时,在敬老院中的管理人员和老人们对队员们表示了极大了,拿出风扇和冰水,让队员们感受到了青岛高温中的一丝凉爽;亲切地与队员交谈,询问队员们近来的身体学习状况。今天来到福来敬老院的主要目的是与敬老院的负责人员戴院长进行筑巢计划的交流讨论,由队长向戴院长说明筑巢计划的主要实践项目,商讨了活动时间,戴院长也对本次活动提供了一些建议,使此次活动日臻完善。在队员们与老人交流期间,忽然发现大队长贾博宁失踪了,给他打电话之后才知道他正与一位101岁的老奶奶聊得火热。这位老奶奶虽然已过了期颐之年,但身体还是十分硬朗,说话思路还很清晰,不时与队员们交流生活中的一些经验,讲人生中的一些趣事,老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饱满的精神令所有队员十分感动。到了离开了时间,所有队员与老人们依依惜别,老人们拉着队员们的手说:“下次还要来呀。”队员们对着老人们不住地点头,心里默默祝愿着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人们永远身体健康。
感谢这些老人,让队员们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感谢这些队员,使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人士的关心;感谢本次三下乡活动,给了所有人这样一个契机,一个奉献爱心,接收爱心,感动于社会,让爱永驻于心间的契机。这是起点,不是终点,这是爱的延续,是心灵的触碰。
【三下乡敬老院个人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敬老院三下乡心得体会09-07
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11-03
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01-07
暑假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11-12
[集合]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05-17
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范文09-23
[精华]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01-29
暑期“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07-17
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集合)07-03
(集合)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