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效课堂从何而来心得体会
一提及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总会想到“高效”一词。但“高效”课堂从何而来?那就需要一步步地落实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效果,也就是保证每一步的有效,累加起来才会呈现“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上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教师应实实在在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本改变教师絮絮叨叨地主宰课堂的讲解式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检测、自主训练的时间明显增多,课堂目标达成率显著提高,我们才能收获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1、直奔主题,开门见山。
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很快把学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要冗长的套话和无意义的导入语。板书时,教师的字体非常认真、工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好的正面影响。
2、目标明确,定位准确。
设置的教学目标具体,具有可测量性;语言表述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按课时设置不同的目标,科学实际,符合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的要求。
3、指导得法,具体科学。
精心设计自学指导语,具体、科学,把学生读书的重点引导到新知识上,引导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上。自学指导的操作性、指导性强,就能节省时间,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
4、读书学习,紧张高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学的积极性因为教师自学指导的具体明确而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的读书训练,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紧张高效也体现在教师方面,学生自学时,教师能精心组织,用目光巡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尤其能关注精力不集中的学困生,为后面的检测和后教做好做准备。
5、检测提问,发现问题。
教师检测的目的应该十分明确,就是了解学情,便于发现问题;检测的方法应是书面练习和口头提问相结合;检测的内容以学生自学的课本上的知识点为主;同时在检测对象上,把学困生列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暴露了,教师对学情就心中有数了,解决疑难问题的针对性就强了。
6、以学定教,讲解有序。
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通过“兵教兵”的过程,学困生的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错误得到了纠正;优秀生也在思考和讲解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课堂上把面向全体、培优补差落到了实处。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的内容和方法,就会增强教师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当堂训练,强化运用。
精心设计巩固练习,布置训练作业,使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起到了较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高效课堂从何而来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精选)09-11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0-16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6-12
对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12-02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精选)07-06
(精选)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7-08
(经典)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0-30
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03-25
(精选)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