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12月13日参加了进修学校举办的xx市小学语文转岗教师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理论等。上午福建教育学院的z老师为我们讲授《学生的人格与人格教育》,作为一个非师范类毕业的而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来说,林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课堂上,z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旁征引博,引用了古今中外各种我们熟悉的名人故事,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再从人格的六种类型进行儿童身上的各种人格障碍进行分析指出了不同人格缺陷的预防措施,如:对于回避型人格的学生,这类型的学生怕回答不出问题,惹人笑话,心理自卑,此时,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多给与鼓励。林老师还提醒我们:预防儿童人格缺陷的最佳干预期是在童年期,进入青年期改正的机会就减小了,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引导者”,比如:避免让儿童观看暴利电影电视、避免体罚学生、多布置他们做一些需要责任心的班级事务或者家务等。
通过这堂课,我学习到了老师角色的'“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育人”,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学生的人格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动机辅导、学习策略的指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老师要做到的有耐心,充满关怀,避免激怒学生。
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
20xx年7月12日到15日,滨海区开展了暑假教师培训,按照要求我应该参加语文组的学习。第一天由于参加央子街道会演彩排,没有能够及时参加学习;第二天,在滨海实验小学,主要听了王迎春老师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通过学习,收获颇深,下面就此次学习谈一点对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一、领会教材,要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语文课程标准》总结和概括了历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问题的不同意见,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为我们准确地认识和定位语文课程性质和功能提供了方向和思路,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阶段的重要地位。”
作为义务教育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更加准确。但是,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还大量存在或偏重于工具性,或偏重于人文性的状况。我们要杜绝这两种现象的发生。
二、课堂教学,要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
4.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针对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
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观念
1、知识的定义:布鲁姆将知识定义为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这是和方法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
2、知识维度的分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3、认知过程维度的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4、语文知识的基本范畴: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是什么?人们历来认为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是狭义的知识观。从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看,知识可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陈述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5、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教学:“精要、好懂、又用”这六个字一直被奉为语文知识教学的“六字箴言”。实际上这“六字要求”就是语文知识教学的通用策略。所谓“精要”,是对语文知识教学内容提出的要求——精简化、开放化。所谓“好懂”,是对语文知识教学方法提出的要求——情景化、动态化。所谓“有用”,是对语文知识教学目的提出的要求——实践化、习惯化。
知识教学的四种方法:以体验为主要途径的知识教学法;以案例为主要形式的知识教学法;以训练为主要行为方法的知识教学法;以分析为主要手段的知识教学法。
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凡事预则立”预设是很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的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使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
处理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
处理好方法与效果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目的和方法以及方法与方法之间,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般来说,引领学生个人阅读文本是主要的方法,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辅之以集体讨论、演课本剧、多媒体演示和研究探索等方法。对阅读教学来说,各种方法都是必须的,没有优劣之分。
处理好语感和质疑、阅读与运用的关系:现在阅读教学优一种倾向,是重视语感,忽略质疑。因此需要辩证地理解两者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处理感悟和质疑的关系: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和质疑在程序上谁先谁后,在时间上谁重谁轻,要因文而异,辩证处理;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将解疑和感悟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质疑和感悟积累的独特性,千万不要追求标准化答案。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一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
今天,有幸参加了贾老师组织的音乐教师培训学习。由经纬厂小学的骨干教师梁老师为我们培训有关合唱的内容。梁老师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平时教学中的经验,还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示范课。这次的学习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吧。
梁老师说:“合唱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经过严格而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所以,要跟学生长时间的磨合,耐心的引导,才能有效。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梁老师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学生,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在以后的合唱训练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气息训练也是我在平时的课上很少单独拿出来训练的一部分,但是经梁老师简单的长音、短音训练,孩子们的声音很快就不一样了。今后应该多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要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梁老师在训练中,学生多次表现的比较活跃,没有很好的听老师示范。学会倾听也是学习合唱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吧。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要紧的位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我们音乐教师在平时就要多加练习,多看别人的,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服务于教学。
【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9-15
小学音乐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0-19
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9-04
音乐教师学习心得体会08-30
音乐教师学习心得体会09-10
教师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9-06
教师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09-17
教师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7-02
教师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