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汇编7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心得呢?那要怎么写好读书心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这学期,学校为了打造“书香吴家,书香校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号召全校师生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大大激发了师生阅读热情,传播了正能量。我又一次拿起了《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这本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这本书主要从“爱国守法修炼”“爱岗敬业修炼”“关爱学生修炼”“教书育人修炼”“为人师表修炼”“终身学习修炼”等六个部分谈了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全面构建,系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读完这本书后,我心潮起伏,夜不能寐,被书中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吸引了。
是啊,现在,教师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人本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本质要求。奉献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做了教师后,我就应该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就应该为这份神圣的事业努力奋斗,默默奉献,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我从十八岁就开始在教育战线上奋斗,至今已经三十五年了,其中在不通公路、没有照明、只有我和一位老校长住校的乡村小学就奋斗了十三年,真可谓是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牢牢记住了:奉献————我的天职!我觉得奉献是快乐的!我的奉献没有白费,我为山村的孩子们带去了文化知识,带去了科学的.观念,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带去了致富的希望!
书中说得好,“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啊,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应该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就必须要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我应该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要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们在各方面得到发展。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必须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主要工作,抓好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深深地体会到,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塑造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的途径。自己的课备好了,上起课来才得心应手,孩子们学习起来才会有兴趣,课堂才会是有效课堂。我们学校近几年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度,每个年级组的教师在一起备课,相互研讨,共同探讨,再根据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认认真真备好课,教学的效果还真的不错!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深的知道,教师只有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才会无微不至地去关心学生,才会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我现在教学的这个班,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面对孩子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都是以慈母之爱给予他们诚挚的帮助,让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因此,孩子们都喜欢我,有困难或不开心的事都愿意告诉我,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对于后进生,我尊重他们的人格,没有歧视过他们,更没有体罚过他们,总是平等的对待他们,总是热情地鼓励他们改正错误,耐心地辅导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这些后进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感到了童年的快乐。我以前在村小教书时,有一个后进生叫黄亚川,他父亲是煤矿工人,家庭经济条件比别的孩子好,家里人都溺爱他,他的优越感很强。他非常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无精打采,下课又爱惹是生非,经常把同学打哭。我发现他虽然爱惹祸,学习成绩差,但是很聪明,非常爱好唱歌、画的画也很好,于是我就经常找他谈心,经常鼓励他。有一次,他画的画比平常画的画好,我就有意的给他打了一百分,还在班上表扬了他。他写的作文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作文的内容很真实,我也表扬了他,他高兴极了。从此以后,他非常听我的话,对我非常有礼貌,上课也能认真学习了,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他从浙江义乌回来还特意请我吃饭,告诉我他现在在义乌开了一个公司,发展得很好,感谢我在他读小学时经常鼓励他,帮他树立了信心和勇气,要不然他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是啊,只要你能多关心孩子们,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孩子们会对你的好记一辈子的。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更应该为人师表。常言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确,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己正,才能做到正人。只有做到了严于律己,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只有做到了率先垂范,才能做到以身立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孩子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做学生的楷模,因此,我在孩子们和家长的眼中是德高望重的。我的言行在孩子们的心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平时在学校爱看书报,我的学生在学校也爱看书报;我放学后爱到书店去看书,我的学生也爱到书店去看书;我爱锻炼,我的学生也爱锻炼了;我对家长们都很有理有节,学生们也对长辈很尊敬。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对教师这一行业尤其重要。我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证,我还拿到了了重庆市计算机中级考试合格证,重庆市普通话二级甲等考试合格证,重庆市信息技术首批培训合格证,我还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教学培训。通过这些培训,补充了我知识的不足,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觉得它很枯燥,没兴趣没什么耐心去看。但是为了写读书笔记,于是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作者还认为,教育工作的缺点之一,就在于教师虽然不否认自己有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它们看成次要的任务。作者的.观点我大多赞同,比如以下三方面:
一、作者只是认为教育工作没有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认为教师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体,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去。
二、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应当在教学时间内上好自己的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干这个想着干那个,因为论文以及其他活动影响自己,特别是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一味培养自己比较眷顾、看重的人,如果长久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那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在学生面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爱学生?如何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学生?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在实习之前,我迷茫过,压抑过。要成为一个老师,除了知识渊博,说话必会需要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在众人面前说话我常会紧张,或是声音颤抖,或是说话太快。因此越接近实习,我心里越紧张。到了实习动员大会上,我们院的指导老师的一句话,留给我很深的感受:实习,我们就是去失败的,去成功的。这句话让我释放了许多。
来到实习学校,见到穿着统一白色服装的学生,特别是第一天就听到一句很真挚的老师好,我的心里已平稳了许多,很自然的,接受了另一个身份。也开始了这不同寻常的八个星期的有着双重身份的学习生活。
我任教初三级的美术。之前在学校的十节微格教学训练,在这里变得有点微不足道。
一、基础技能课。
第一堂课,我抱着敢死的心态,没有紧张。声音自我感觉也比较响亮,而且教的内容是基础技能课,这样的课堂仿佛有个形去抓,目的非常明确。我结合我的经验和初学者易犯的错误,分步骤去教。同学们的专注的眼神不断地给我动力和勇气,这让我感觉很实在。
但是,一个星期下来有五节的重复课,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课堂反应,活跃或沉闷。这相当考验老师的应变能力根据课堂上的反应,我也做出相对的改变。一个星期下来我有了一个小总结:
1、声调表情是控制课堂气氛的方向盘。
2、别想着一节课你说完了就了事,那是完了你的事,别忽略了学生。
3、尽早摸索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接受能力,学习美术兴趣等。
4、别老在简单的问题上搞太多花样。
5、学生喜欢实际例子的引导。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我以这几点去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多了几分自然,也渐渐加强了随意发挥的能力。而且在改了大量的学生作业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批改作业的作用是如此的大。它让我更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让我有个底。在上课之前,评论分析同学们的作业,可以让课程分阶段性,更加系统性。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二、作品鉴赏课。
可以说鉴赏课是美术教育里面最难以把握的课堂,像水中月,雾里花,你知道她的美,却难以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备课阶段,我尽量想象优美的语句,或搜索大师的一些幽默的小故事来渲染课堂气氛,我把课堂尽量设成我的想像中那样完美。
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才发现以上准备的这些,需要你的语言艺术,你的真正的感受去感染学生。但我的感觉是,我像是把刚发现的新闻报告给观众听一样。我放不开,无论是动作,表情或是语调。每一节课,我的指导老师颜老师都全程跟踪。颜老师意见比较简短,她让我注意与学生互动,像这种课留多点时间让学生去说。还有声调没有控制好,整节课就平了。
我抓住这两个意见,反思。的确,几节课,我都上得比较吃力,想尽量带学生进入那个大师的崇高的艺术境界当中去。却没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就像前面总结的别忽略了学生。
接下来,我尝试让学生去说大师的故事,或是怎么欣赏大师的画。有一个男同学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把达芬奇的画模糊地总结了一下,虽然听起来有点稚气,但着实让我产生了点小佩服,课堂气氛也比较好,那是从他们理解的世界出发,比较容易带动同学。课堂气氛也比较好。我也更加注意了什么时候用什么声调,适当停顿或留个空白,会让课堂更富有节奏感。
几节课下来,我多了点体会和一些思考。
1、课堂就像匹野马,需要你的点点积累去慢慢驯服。
2、要想去感染学生,你必须要有真实的感受。
3、教好美术,需要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你对艺术不断的探索,还有对学生的一份爱心,守护学生的天性并加以引导。
4、把你对学生的爱融入到你对艺术的热爱。这样你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上升。
三、手工制作课。
最后的一个星期是手工制作课,主要让同学们制作和设计家具模型因为前面的'许多挫折,我很早就为这个课做好准备,我努力回想我在初中时对美术课的期望,和那个时候对房子装扮的一些幻想。搜索了大量而又精美的手工制作,我也事先做好了几个范品。我也想着让音乐融进美术课堂,音乐美术本相通。有些音乐就是有种无形的力量,激发着人的情感。
在真正的课堂上,效果都不错。我把初中时的一些幻想陈述或转为提问放在导入部分。这给课堂起了个很好的展开,在展示样品时,同学们的眼睛都亮起来了,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同学们的制作过程当中,我慢慢推放原先准备好的一首节奏轻松的钢琴曲,没有人发问我为什么播放音乐,我也没故意说明。整个课堂情境,轻松流畅。师生能得到较好的交流上完这个课以后,我发现和同学们的感情更亲切了。一部分同学的作品都不错。看着她们的作品,我仿佛回到了我的中学时代。
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探索的是人类情感的奥秘。在美术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必须注重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尽全力、用爱心唤醒和鼓舞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热门思想汇报讲方法、抓契机引导他们用美术语言去表现内心的情感,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够身心和谐地健康成长。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暑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践。从这本书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孩子内心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我就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把平时不敢当面跟老师说的话通过写的形式告诉老师,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想法,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
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总之,看了这本书,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暑假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深有感触。走进中年,那种身不由己,由身至心的累,让我心力交瘁。所以时常抱怨我们有负担加重的烦恼,有力不从心的惆怅,有对事业竞争的压力,有对青春已过的失落,有对日常琐屑的牢骚,有对未来衰老的悲惧······
作为教师,曾被繁琐细致的工作而忙到焦头烂额,曾被学生闯祸气到怒火冲天,曾被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承受着重重的压力,慢慢地,我们就开始抱怨生活,埋怨工作。我有时抱怨学生:早自习不开口读书;简单的作业题做不会;测验的卷子也不交;一个简单的知识讲了好多遍还是做不出,真是急死了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人总有一块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那里就是这个人的盲点,那里就是自己所站的位置,人的盲目性让我们毫无意义的抱怨自己,却不会主动反思,改正自己的行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应当让自己对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
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我,家里的事,孩子的事,学校里的事,自己的事,不定期的像晴雨表一样,阴、少云、晴、雷雨、乌云。心情受到琐事的影响,经常的发个小脾气,时常抱怨。有时想人到中年,就应学会去承受、去分担,承受生命里的苦难。人到中年,就应学会去珍惜拥有的.,用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
对亲友的真挚之情,在《爱的教育》一书中处处都有这种气息,特别是每月故事中的《万里寻母记》,让我不经为里面的主人公马尔可心生一股敬意。他的母亲在他13岁时为了摆清债务,独自一人去了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一个富有的人家去当了女佣,后来断绝了联系。13岁的主人公马尔可,不顾去美洲的危险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亲的请求。
而作为老师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日常生活工作中,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阳光,时刻用母亲般的胸怀对待学生和教育事业,塑造好老师的阳光心态,做一个阳光教师。
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群观察细致入微并善于模仿的孩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爱,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除了自爱以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之外,教师还必须爱人。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在履行职责时对教育对象所产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因为没有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师的责任概括而言就是“教书育人”。我们经常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而教师就是辛勤耕耘的园丁,用知识的雨露、用道德的阳光培育出鲜艳的花朵就是教师这类园丁所肩负的重任。教师明确自己的使命,化使命为动力,才能不断地消除奋斗道路上的苦与累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才能调整心态,不断进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老师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激励学生:方法总比困难多。但真正用到自己身上,却又少了。有句名言:“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学生们不会学,也许并不是他们笨,而是老师使用的方法不适宜。面对一百多个学生,老师们总是使用一种方法授课,却期望得到一样好的结果,这怎么可能呢?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掌握知识的技巧也不相同,有的学生擅长于逻辑思维,有的学生擅长于形象思维,学习的结果自然是有差异的。所以,差生是慢慢形成的:因为他们总是不适应老师的方法,慢慢地成绩就差了。这也可以从有的学生换个老师学习成绩就上来了找到依据。老师要对每个学生对症下药,要求很高,班大人多,老师不可能有这么多精力。所以要因材施教和进行小班教学。
我们镇教育指导中心,为了培养全镇的教师们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最近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名叫《做不抱怨的教师》的心灵励志书。这本书是《做不抱怨的教师丛书》的第一本,它从八大方面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书中很多的案例和故事中的观点和道理,我都非常赞同。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是带着抱怨的心情冲进办公室,而办公桌上的杯子早已被同事给倒上了开水;自己有事了中午值班,同事主动帮着自己值班;感冒了,同事帮忙看班,学生亲切的一句问候,甚至一个微笑……点点滴滴,温暖和谐,有这样团结包容的团队,这样一群可亲可爱的孩子。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心情又在乌云之后忽然变成了晴天。
是的,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责任心、细心,还是宽容心,只要我们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从今后,努力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孩子的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择!怀一颗宽容的心,在温暖和谐的办公大家庭中,怀着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读了《一份特别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
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一、师爱最为公众期待。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 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教师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10-26
教师的读书的心得体会06-22
教师的读书的心得体会11-08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1-09
教师寒假读书的心得体会05-16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的心得体会05-20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必备】05-30
教师假期读书的心得体会10-19
教师读书交流及心得体会10-22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推荐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