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通用)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访教师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
:这次家访我访问了四家孩子,这四家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有单亲家庭,有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等,但家长都有这共同的`企盼,都希望孩子能够努力学习,考取大学,企盼很美好,但是很多家长都把实现这种企盼的砝码压到了学校,而没有明白家庭才是孩子第一位的,也是重要的学习场所。我们这次家访也把学校老师对家长的要求和希望和家长做了充分的沟通,希望能够形成一股合力。让纠正家长的错误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应该是家长的责任。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2
爱在路上,情在心间。家访,一场美好的遇见。遇见纯真的孩子,纯真的心灵,纯真的笑容。家访,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多面”,我们经常说老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其实孩子对老师的爱更是无条件的;遇见殷殷期盼的家长,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对孩子来说,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行动总比语言更深刻,好的教育,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深入家庭,感触更深,陪伴才是家长给孩子好的爱!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3
家访让我与家长面对面,走进他们的生活,坐下来聊聊他们的孩子,于是我拿出比平时更大的'耐心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校理念,孩子的在校表现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了家长的信任度。很多家长对于我的到访,很受感动,也很热情。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4
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要来自家庭,也要来自于教师。只有播进学生心灵深处真挚的无私的绵延无尽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5
这次的家访,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以及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只要家校双方同心协力,用涓涓细流去滋润、用爱心去耕耘、用慧心去播种、用耐心去等待,孩子们成长的历程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6
今晚,是一次喜悦而甜蜜的家访。家长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这学期进步特别大,作业能主动认真去完成。我们也欣喜地与家长分享孩子在课堂上点点滴滴的`进步。家访不仅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家校共育,推近老师与家长的关系!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7
近日,我对几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
家访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关系。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孩子们在家中的表现、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家访也使我更加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这次家访,让我更加珍惜与学生和家长的每一次交流机会。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努力。
未来,我会更加关注家访工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8
在这段时间的家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家访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能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状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构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源着手,对症下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到达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9
这次家访我去了几个学生的家中,印象深的是我们班的一个男生。他平时在学校比较热心,脑子灵活,但是学习上却不认真,没有耐心,性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脾气比较急躁,事情不符合他心意就会立刻表现出来。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够严格,对孩子的脾气比较包容,使得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存在急躁,不够耐心的问题。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的逐渐长大,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家校沟通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及时交流学生的日常表现,以便于发现问题。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0
最近,我在学校的统一支配下,我乐观参与"万名老师访万家'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深刻熟悉到了家访的重要性,我认为家访是彻底了解同学,建立家长、同学、老师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模式的最有效方法。 家访给我体会最深的是让我了解了许多平常没有了解到的状况。有些同学家庭困难,父母关系失去以及家里成员沟通的困难都对同学学习造成一些影响,有一名叫卢军超男生,本身人就内向,再加上父亲为聋哑人,在学校就变得更加自卑,根本不与同学沟通。我了解到这一状况后,乐观与家长沟通,商讨对策,家长和老师都和同学谈心、沟通,对同学鼓舞,这一同学现在性格渐渐变得开朗,也看到了他久别的笑容。
每一个同学都有闪光点,这是我家访得到的`其次个体会。家访时,同学看到老师来了,立刻端茶递水,很礼貌地招呼老师座下。老师在和家长交谈时,主动地离开。即便是我平常认为较差的同学,待人接物也表现得比较优秀。这说明我们老师要乐观发觉同学的闪光点,要乐观了解同学,对他们进行扬长教育,鼓舞他们自信、自力。 我家访的第三个体会是家长和老师常常保持沟通。现在有许多留守同学,父母在经济大潮中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同学基本上寄宿在爷爷奶奶和亲戚家里,由于许多同学现在都处在叛逆期,长辈和亲戚说的话他们都不是很能听进去,有几位同学甚至还进网吧上网,尤其是礼拜天,更是彻底不归,老师常常与家长保持沟通,能对同学时时监控,能常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走正道,爱学习,顺当地完成学业,成才成人。
老师家访意义非凡。家访是老师教学的又一有效方法和手段,乐观做好家访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对同学的培育。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1
借着“千名教师万家”的东风,我们一行六人在这个周末来到了白毛村进行家。众所周知,家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如果老师天天呆在学校里,就不可能不可能把学生了解的很全面,知道最多的也就是学习。关于学生的其他方面,就了解的非常的少了,所以借着这一次活动,我们很有幸能够更多的了解学校之外的学生。通过家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盲作的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现将这一次活动的感受总结入下,希望对每一位辛苦的老师能有所助。
一、了解了学生现在所处的家庭环境。
学校统一印发了关于家活动的调查问卷表以及关于我们学校的个方面的简章。也使得这一次的家更加有序。在学生的带领下,我们按照名单上学生的家庭信息进行逐个问。但去的时候,很多都只是学生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在家,父母多在外或经商或打工。通过这一点,我们能很清楚的理解到,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没有父母的关爱和监督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又太溺爱,而且很多时候管教不了孩子。这些情况我们全都做了非常详细的了解和记录。父母的外出,让很多留守学生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监督,很多学生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内心孤寂,性格内向;要么非常不听话,不服于管教。这也让我们每一个老师感触很多每一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只是他们太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了。
二、拉近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距离。
家长除了有事会在学校和老师做简单的交流之外,很少能和老师坐在一起,慢慢的聊聊家常。也就对学生在校情况了解的很少。因此每当有老师打电话时,父母想到的都是是不是孩子在学校又惹事了,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息。当这次家,我们有机会主动和家长聊天的时候,更多的家长面对我们的到来,几乎都在重复着同一句话:“是不是我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情了?”我们当然都会马上进行解释说:“你不要误会,我们来家并不是因为你的孩子出了什么事情,而是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听到这里,很多家长才露出笑容。然后,我们谈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完成好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这次家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秘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家实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在这次家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的成功。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2
前几天,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对所洁级的三位学生进行了家,他们分别是九(8)班的方承扬、张家豪,九(9)班的王慧翔。说到家,其实虽工作那么多年,但确很少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家中,真正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碰到一些需要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一般都是打打电话。通过这次家,我觉得这种形式真的还是十分有必要。
在家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家长的热情和学生的兴奋。这三位孩子的爸爸、妈妈按照我们事先预定的时间有的在街上,有的.在家里已等候多时,这种惊喜真是让人喜出望外。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其次是让我更了解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三位学生初中已经毕业,即将踏入高中生活。平日学生在校我们了解最多的是学习,根本就无法知道他们的业余情况。来到张家豪的家中,看到他写的毛笔字,真让人感到惊讶,同时也为他感到自豪。要知道他的英语字一向就写得特遭糕,潦草。于是我说:“张家豪,你的毛笔字能写得这么棒,我相信你的英语字也一样能写得好!”他惭愧的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他抬头说:“张老师,我初中英语不太理想,但进入高中后我会加油的。”听了他的话真让人感到欣慰!我和他的家长都笑了。
第三点感受是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与信任度。通过家,在一种轻松的氛围里,家长和老师有充分的时间来沟通关于孩子的各方面情况,这不仅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更有利于家长与老师互相交流交换意见,根据学生的差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家中我看到了不同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家庭教育的差异,我深深感到,要想教育好一个孩子,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教育建议,并表示会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
总之,家工作是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途径,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与家长的交流,与之更好地助孩子进步。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3
这次家访,我去了初一两个成绩中等的孩子家。这两个家庭情况比较类似,每家都有一个未上或刚上幼儿园的二宝,家长忙于生计还得照顾小孩子,而且文化程度不高,对于我们学生学习上的帮助力不从心,监管也不到位,孩子成绩一直上不去。了解到了这种情况,我积极指导家长,交流了好长时间,也和两位学生进行了面谈,教他们一些学习、写作业的方法,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希望学生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校联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4
在家访中,我们抛开了老师的身份,能像普通朋友一样与家长聊天交流,我们交流的'重点又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孩子。我们能真切地感到家长们满含信任,抛开客套,真心实意与我们交谈的真情。我们也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到孩子在家的生存环境和家长的教养方式与观念。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我们给家长的一些合理建议,家长是很愿意接受的,这样更有利于家园合作。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
许久不见孩子们,甚是想念。根据县教育局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校长的精心安排下,于x月8号终于见到了可爱的孩子们。
我们早上8:30到达第一个走访点王涛涛家,家长们早早的就起来,打开大门迎接我们。当我还在纠结从哪个路口走时,一抬头就看见一张笑脸正在东张西望的瞅,看到我们那一瞬间,飞快的跑过来,向我们一一问好。他在疫情期间,进步非常大,不仅仅是他自身在努力,还来源于他父母的严格要求,有问题及时于老师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在走访中,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有反应孩子不听话的,有说自己管教不了的,也有诉说自己种种为难的,大多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开学,再这样下去担心孩子的学习,我们也很担心,并沟通一些有效措施。在检查孩子们的作业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书写问题,有态度不端正,也有马虎大意。但有一个人让我很意外——李欣,家庭困难,父母不在家,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网,更别说好的学习资源,可她的练习册字迹工整、书写认真,把自己会做的都做完了,并且认真、热心的为弟弟讲解着他不懂的问题,忙完学习积极主动的帮爷爷奶奶做家务……了解到这些,让我很心疼这个懂事听话的.孩子。
一次深入的了解,让我们大致掌握了学情,也知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有了改进的方向,如:有些科目必须要进行直播,解答学生的疑惑;家访不能只进行一次,需要后续巩固。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经典)家访教师心得体会06-02
(经典)家访教师心得体会07-18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06-12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精选】07-12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0-28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07-10
家访教师的心得体会08-24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1-07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0-02
【精选】教师家访心得体会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