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范文1
一、让“送教下乡”的实施方案与“校本研修”制度对接
在“国培计划(20xx)”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汨罗市教育局和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训前调研,发现了少数学校重教学、轻教研,个别校长不能带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研修成了年轻教师的事,成了教研组长的专利,成了有职称评聘需求的教师群体的事,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流于表面形式,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督导等实际问题。据此,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讨论“送教下乡”培训的最佳切入点,将制度建设与“送教下乡”培训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汨罗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送教下乡”培训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校本研修的目的要求、组织分工、责任分工、监督评估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形成教师教育股、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培训专家团队、乡村学校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成为了上下联系、多层面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县级层面,一是突出了教育局的领导职责;二是突出了教师发展中心的学术职责。在基层学校的实践层面,我们首先要求各送培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制度;其次是将基地学校和送培学校的校长确立为校本研修的第一任人;最后是建立校本研修激励约束机制,在“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中,对各送培学校的校本研修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使研修制度建设成为了培训实施的有力保障。
二、让“送教下乡”的领导意识与“校本研修”思维对接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对“送教下乡”培训的认识和管理水平,汨罗市教育局分管队伍建设的副局长牵头,教师股组织召开了有全市各乡镇联校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送教下乡”培训基地学校校长参加的专题会议,明确了“送教下乡”培训与“校本研修”对接的工作思路、工作责任,并要求基地学校拿出切实可行的承办实施方案,基地学校与送培学校均制定符合校情的“校本研修”对接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基地学校的场地准备、接待服务、后勤保障工作、各送培学校的“校本研修”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三、让“送教下乡”的基地学校与“校本研修”平台对接
校本研修的基本场所是教师所在学校,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校本研修的宗旨与根本目的是“基于学校”,校本研修的起点与根基是“为了学校”,校本研修的活动状态与主体是“在学校中”。在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五大项目的九个班级中,都不同形式地组织基地学校的.教师,积极参加“示范教学”和“研课磨课”的学习活动。他们以学校为校本研修的基地,从学校出发,在学校中,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以校为本,在“示范教学”阶段,各个基地学校的教师都参加了听评课活动,在“研课磨课”阶段,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研磨活动,并当即收集整理文字材料形成了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汨罗市长乐镇中心小学、汨罗市罗城学校、汨罗市汨罗镇中心小学等送培学校都发动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打磨活动,做到了以学定培,以研促训,以评促改,使校本研修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学员李瑛告诉我们,本学期汨罗市白塘乡中心小学积极构建了校本教研制度,采用单周大教研,双周小教研的形式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在大教研中主要针对学校大层面的教学问题探索,小教研则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组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磨课、教学问题探索等,加强了教研组团队建设、课堂诊断、课后反思等多方面的研究,这样集中加分散的形式,贴合了教师们的教学实际,通过“送教下乡”培训搭建的平台,学员们的教学水平获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
四、让“送教下乡”的专家团队与“校本研修”角色对接
校本研修的三条基本途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汨罗市20xx年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培训者团队成员的聘任上,以域外培训专家团队为引领,以本地培训专家团队为支撑,初中数学、小学语文、中小学音乐、初中班主任、幼儿园教师五个培训项目所聘请的本土培训者,都来自基层教学一线,都是近几年本市的名师,有些甚至是连续几届名师,可以说是骨干中的骨干、名师中的名师,他们不仅仅课上得好,培训、微讲座样样都行,对教材、对学情、对校情、对校本研修、对学员需求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而且,榜样就在身边,可学、可亲、可敬,在“送教下乡”培训中他们是学科专家,在学校中,他们又是通过“校本研修”成长起来的教学骨干,由他们来组建专家团队,实际上也是一个教研组长,既是引领的专家,又是互助的同伴,所以,他们的送教才最有针对性、实效性,最受一线教师的欢迎。
五、让“送教下乡”的阶段活动与“校本研修”模式对接
在“送教下乡”培训中,我们坚持按需施训、立足乡村的原则,强调前瞻性与实效性相结合,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结合,专业引领,能力转换,实践指导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等实践性特征。针对乡村教师教学与教研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按照问题诊断―通识研修―示范教学―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体提升,共六个模块的课程设计方式进行培训。例如:为落实“研课磨课”环节,积极贯彻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的“三以原则”:课堂研磨,以学定教;培训实施,以研促训;人人展示,以评促改。培训者按片区分小组进行校本指导,要求“个个参与、人人展示”,使每一个学员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校本研修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四个环节,与“送教下乡”培训的模式殊途同归,极其吻合,按照理论指导实践,反思总结后再实践,再提高的研修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求短期行为,但求持续发展,着力帮助农村教师营造终身学习、校本发展的良好环境,引领农村教师结成专业发展的跨校联盟和常态的教学教研共同体。
六、让“送教下乡”的培训课程与“校本研修”资源对接
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以案例为载体,设计和实施好一系列着眼于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活动,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省级专家引领和一线骨干教师示范,全体学员参与,开展研课磨课、学术沙龙、岗位实践、校本论坛为主要方式的培训,并把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才艺展示、信息技术等课程都编排在培训过程中。
教师培训的教W资源是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在培训活动中的动态表现,通过培训者的有效选择和使用,使得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从“静态”变为“动态”。首先,教学资源由培训者与学员共同建构,在研修过程中重视课堂互动和师生对话,帮助学员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许多学员在培训期间感受到了“学习情境”与“工作情景”的联结体验,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从“仿真”状态有效迁移到“真实”状态,体现出培训的有效性。其次,教学资源体现学员之间共建共享。“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班级为学员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学员的课例、课件、心得体会都可以在班级QQ群和学习小组共享,这些认识和经验的分享,闪烁着教育教学领域的思想火花,其智慧在班级交流和应用中得到升华。最后,示范教学与研课磨课是教师培训的重要阶段,在这两个核心环节中,我们选取加工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资源。
七、让“送教下乡”的学员发展与“校本研修”成果对接
从知识的复杂性来看,教师培训要建立在对学员认知独特性的认识基础上,为学员提供获得知识的多种不同途径和机会,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拓宽了学员的研修视野,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五个一”:一节汇报课;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一份研课磨课记录;一次微创新教研论文;一堂微课视频。在“送教下乡”培训的五大项目九个班级的600名学员中,通过说课、微课展示、小组赛课等多种形式,累计完成研磨课560节次,评选优质课75节、精品课40节,组织专家讲座21次,生成“微案例、微故事、微视频”等资料436份,形成了培训理论、案例、游戏、故事、文本、PPT课件等学习成果,使学员的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与学校的的校本研修成果对接起来,汨罗市将这些资源打包或者刻制光盘,免费下发到各个中小学、幼儿园,为它们提供了校本研修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实现了帮助乡村教师,帮助乡村孩子的目的。
在20xx年省、地、市级教学竞赛中,汨罗市第二中学熊立红老师参加湖南省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以第1名获化学课一等奖。汨罗教师参加岳阳市“金鹗杯”教学竞赛,有6个学科获一等奖,居岳阳市前列。汨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选手80%是参加了“送教下乡”培训的学员,充分证明了我们的示范教学与研课磨课是卓有成效的。
20xx年12月3日,我们组织600名参训教师,齐聚在汨罗市电影院,参加了“总结提升”的培训,湖南省教育厅国培办黄佑生主任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由五个项目的部分参培学员作为代表,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分班级、分科目,采取文艺节目、朗颂、师生同台讲故事、PPT课件展示、视频汇报等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了各班的学习成果,特别是初中班主任培训项目班级,通过对“乡村特色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家校沟通策略”等问题的研究,使参培老师在“班会课如何上?班级活动如何组织?”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总结提升的环节中,汨罗市红花乡露水坡中学的李美英老师和班上的学生同台讲述教育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教学相长的内涵,整个活动受到了省国培办黄佑生主任、汨罗市教育局领导、学科首席专家和全体学员的高度评价。
八、让“送教下乡”的财力保障与“校本研修”经费对接
汨罗市本级财政,严格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1.5%拨付教师培训经费,学校按不低于公用经费的8%列支培训经费。同时,本地教师培训经费与“国培计划”专项经费,均归口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在经费监管上,汨罗市教育局牵头建立了专项经费跟踪审核制度,做到了年初有预算规划,年中有督查指标,年终有考核奖惩,为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20xx年我们争取财政专项资金400余万元,在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兴建了一栋培训楼,竣工后投入使用。投资4300万元建设好了全市中小学的“三通两平台”(班班通)工程,大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使乡村学校的校本研修驶入了互联网时代。
20xx年“送教下乡”的项目资金,由湖南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及时划拨经费,我们按上级规定及早制定出预算,把资金划拨到学校财务处统一管理,支出按国家财务制定严格审批,统筹安排、专款专用,既不挪用截留项目资金,也不超支年度项目经费。凡是被确定为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基地学校的单位,我们在场地器材、文印耗材、宣传、学员用餐、后勤保障、校本研修等方面拨付经费。同时,为了支持校本研修,让学员读好书,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支持书香校园建设,增强培训的延续性,促使教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给五个项目的九个班级的600名学员赠送了1200本专门书籍,学员通过阅读和自学,走进课堂,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专业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范文2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及应有的学习态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了五千年,是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发明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包含着中国五千年的方方面面,包含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道德修养、发明创造、科技手段、文化理念等各种特色内容。传统的中华文化是我们进步的阶梯,是国家前进发展的力量。它能够塑造我们的品德,造就我们的精神,是我们华夏民族发展的骄傲成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独特,值得我们这些中华儿女继承发扬,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深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让我们时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龙的传人必须肩负的职责。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发展的源泉。我们应该尊重祖先的智慧成果,在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不再是梦想,而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这一趋势却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推向风口浪尖,西方文化入侵,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甚至使人们迷失文化学习的方向。当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那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重视本土文化的学习,学习外来文化中的优点,不断深化本国文化的学习。我们的学校也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要让我们的文化流失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在国际范围内中提高中国文化的地位,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内容,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它不断发展,在国际交流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以供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二、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学习的兴趣,也能培养孩子崇高的思想道德和优良的高尚情操,对孩子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文化核心,其中蕴涵中许多知识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索。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处处可见,人们都忽视了对道德思想的重视,因此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学校应该重视对孩子的道德思想的教育。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思想道德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想融合,有利于我们从小培养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意识,学会感恩与回报。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计划生育这一改革政策,从此缓解的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但随着改革的实施,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独生子女被祖辈、父辈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失去自我管理和责任意识,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当然,而传统文化中的忠孝礼仪,正是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将传统文化植入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学会尊重和感恩他人。让他们在学习和倾听前人的故事中学会效仿,做一个态度谦和,行为规范的优秀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学习借鉴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奠定自身的文化基础。如今,由于知识经济多元化,外来文化也开始不断引入发展,出现了各种英语教学机构。英语热的流行,对我们的国学产生了挑战和冲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渗入孩子的心底。教育部门将传统文化与语文相结合,有利于孩子在传统国学中丰富自己的学识内涵,在浩瀚的中华文化的知识海洋中探索文化的奥秘,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孩子高雅的生活学习情趣。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认识自己的祖国,不会让学生在未来的知识多元化中迷失方向。孩子天生好奇心很强,对新颖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当传统文化走进他们的世界,他们便会产生兴趣,去了解新的事物,当学校开设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就会吸引孩子的目光,当孩子开始学习毛笔字,走进毛笔书法学习的课堂,他们会好奇地学习和了解毛笔字的正确书写方式,好奇地研究书法文化。当他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他们会为名人的事迹所惊叹和折服,并认真模仿;当见到音乐室古典的传统乐器,他们带着好奇去探索音乐的魅力。孩子的世界五彩斑斓,他们对新事物不断迸发着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学习。祖国拥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会增长他们的见识,让他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文化发展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三、把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措施
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引入小学语文教材中,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到国学知识。小学生的思想单一,认定学习课本文化知识是增长见识的唯一途径。将传统的知识文化引入语文教材中,并把它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的学习意识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在教材中引入传统文化,他们在学习语文课程时,就会有意识地熟悉文章内容,在老师提出的预习内容中,他们会预习本节语文课文中的故事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思考。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应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小学语文教材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职业水平,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到课堂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路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因此,教师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这是培养孩子文化素养的前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一些传统知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讲一些中华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丰富语文课堂内容,让孩子在课堂故事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浓郁的课堂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吸引他们去探索和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植入传统国学,让学生在探讨中学习成长。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天地,学校的教育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学校可以举行一些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组织相关的团日活动、开展传统文化节猜谜语、知识竞赛、小品相声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例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汉字听写大会的活动,看着节目里一个个优秀的孩子将我们的汉字熟记,真的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我们学校也应该效仿这些节目,创新一些教学模式和手段,去加强孩子的传统文化理念。在一些传统节假日中举行教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孩子天性喜欢玩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在学校组织孩子参加一些活动,让孩子了解节日的寓意内涵,在活动中学习浩瀚博大的中华文化。例如,在端午节举行包粽子等活动,让他们了解端午节的来源、粽子的涵义,讲述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屈原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屈原的故事,从中学习屈原身上的优秀品质,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也可以在国庆节等节日期间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在五四青年节举行体操比赛等,让孩子在节日的气氛里熟悉节日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布置有关中华文化的家庭作业,让孩子在课外的语文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孩子的学习有三个阶段,课后的学习也十分重要,在家庭作业的内容中,教师应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做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写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日记和作文。看一些相关书籍,写写心得体会,周末看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电影,以此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总之,在无垠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我国传统的经典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当今时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多元化,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我们的中国精神,学习中国文化,让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生根发芽。学校作为培养莘莘学子的教育基地,将学校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这是我们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范文3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能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
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好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绿色通道,能使学生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跳读法、圈点批注法、边读边想法、摘录笔记、写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根据读物特点、以及阅读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这样既扩大了学生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情操。
小学生好表现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在实践中,我们让学生定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巩固阅读成果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针对当地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依然追求高分而忽视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大多数学生无法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听到的只是教师对课文进行的分析讲解,教师要求学生摘抄一些优美的句段或做几道练习题应付考试。这样,年长日久,学生对课文或许知道文章主干脉络,对文章真正的内涵和整体文理却一知半解,特别是带有情理的文章,更无法理解。针对以上的教学缺陷,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从形式上让学生充分启动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文字、声音,使学生融入学习中。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良好的心情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注重县教育局提出的“三主五步”教学法,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及展台展示学习相关内容,使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学习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的理解出现困难,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调整思维,使之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参与学习,从而达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获得一种个人自主操控感,并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和乐趣!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要使小学生的感性认识思维转化并提高一个台阶,形成理性认识。特别是“小学生对一些事物缺乏认知,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容易出错,思维不开阔”这一特点,使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受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影像、声音和文字展示,能帮助学生思维具体化、角色化,有效的推动学生在课堂上根据问题积极参与思考,使学生主动的思维,一些问题和困难更易于解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我借助录象让学生欣赏作者对荷花的静态描写。录象的画面连续,层次清楚,形象直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根据教学需要暂时定格,让学生尽情欣赏。为了突出课文重点,第一次定格在荷花的姿态上,让学生欣赏未开、刚开、全开的荷花的不同姿态,弄懂为什么“可以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一池荷花”的静态美;第二次定格在“一阵风吹来”时“满池荷花翩翩起舞”处,加上从中穿插点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读者“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跟着一起舞蹈的情感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满池荷花实在太美了”!全文的教学难点因此不攻自破。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课文中词的形象,而且感受到荷花那霓裳飘忽的动态美及亭亭玉立的静态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学习思考。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能很好地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与发掘。语文教学在堂课上开发和引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掘学生的潜力。我的做法是将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借助多媒体感悟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出学习的欲望。这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理解,精心设计课件,深挖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的素材,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密切配合教学,让学生有一个热爱学习的心理准备,为今后学习语文课程充分利用好书本与多媒体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学习新授课,只要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我就不用重复讲解,只用鼓励和肯定的方式作评价。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细节素材,特别是场景展示能让学生写作有明确的思路,突出文章中心,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国培的心得体会04-28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06-12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05-29
【推荐】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04-26
小学语文国培培训心得体会04-14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范文06-27
国培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01-25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模板11-13
语文国培的心得体会04-05
语文国培心得体会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