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护理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唤醒护理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唤醒护理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曾看过护理鼻祖南丁格尔的《护理札记》,印象很深,觉得真的是很好的书,但书中那个时代毕竟离我们好遥远,实际的帮助并不是很大。而今我有幸读了医院推荐的《唤醒护理》,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可以指导我们怎样去做,怎样做的更好的书。
书中第一部分:迷失的护理,列出了护理缺位的五大“症状”,也找到了原因。有些人会说,这些原因如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过多治疗占用时间,护理收费低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要怎么努力呢,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我想当然不是这样的,不管是领导、护理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护士,看了这本书后都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可以做的努力,那书中所描述的这种护理是会早日实现的。而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为病人多做些什么。
作为一名普通护士,首先我们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明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中护理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执行医嘱,打针发药上面。而是通过人本位的整体护理,来显著改善疗效、安全、效益和医患关系,确保优质护理的真正落实。以前早就知道我们医院各病区都要开展优质护理,但并不了解其真正的意义。只知道是要帮病人洗脸、洗脚、擦大小便?不过是些伺候人的活罢了,一点都不愿意干,感觉会低人一等。现在终于知道了它的价值,如书上所说:不能盲目的开展,而是要得到医院的支持,增加优质护理收费,进行培训来提高护理技术,准确判断病人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指导病人做能做之事,把护理做到位,体现出护士与普通陪护的区别,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人本位整体护理。
张中南老师是骨科专家,书中举了大量案例,我作为一名骨科护士,感觉对我们的帮助尤其明显。前段时间,我科收治了一位右4—5肋骨骨折、6—7肋骨可疑骨折、腰椎骨折、左股骨粗隆骨折的70多岁老人。患者因腰椎骨折需要卧硬板床,但年龄大,多处疼痛不仅不能翻身,连一动都不敢动,很容易发生压疮、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我们热情接待了病人,又经过医生的指导:患者右胸肋骨骨折尽量不宜往右侧翻身,以免骨折处错位,有时可以左侧卧位,尽量以平卧为主,腰椎骨折床头稍微抬高没关系。左下肢予以皮牵引。我们评估了老人生命体征平稳,双上肢及右下肢肌力正常,于是为老人建立了翻身卡,定时督促指导患者用拉手引体向上抬臀,双手慢慢伸进尾骶部,背部按摩,不定时协助其左侧卧位。同时指导、鼓励正确咳嗽,多饮水等。当手术归来时,患者无法自己完成这些措施,由我们来帮助他完成,我们双手为他按摩尾骶部,并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和干燥。现在老人顺利康复中,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每次见到我们时,他总会主动和我们握手,言语里都是感激之情。
还有许多的亲身体验,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来自病人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及满意之情。虽然我们还未完全做到像书中所说的那种护理,但我们会为之努力的,也实实在在感到人本位整体护理的优越性。像医院及科室正在做的品管圈、大手拉小手活动(年长、经验丰富的指导年轻、资历浅的,医生指导护士)、持续质量改进等,都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病区而努力。
作为一名普通护士,我们也许并不伟大,但我们可以像书中所说的,做到充满温情,用心为病人服务,用爱搭建一座通向未来的平台,将爱延展成一条飘满阳光和花朵的小河,任我们沐浴其中,欢畅其中。相信将来,不仅能做到如郭燕红女士所说,“当我们老了,或病倒在医院时,希望能够得到书中所描述的这种护理”,我们更能亲自去做这种护理,为病人更好的服务。
唤醒护理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某医院骨科一位上肢尺桡骨骨折的病人,进行了内固定手术。第二天早晨8点钟医生和护士查房的时候,这个病人还有说有笑。可是仅仅半小时以后,护士巡视时发现,她闭着双眼,原本搁在身上的一只手自然垂下。护士看到这个情况马上询问病人,病人全无反应,再拉他的手,没有任何张力,急忙查看瞳孔,一侧瞳孔张大。该护士立即报告医生,该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医生立即下达医嘱进行CT检查诊断为脑疝。
正常情况下,谁会想到一位单纯尺桡骨骨折的病人会得脑疝呢?
这就是个体差异带来的医疗误差。这个误差因为护士观察到了早期证据而得以发现,使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完全没有影响其骨折的恢复。是哪些证据让护士感到了病人的异常?眼睛闭着,手臂下垂,对询问没有反应,瞳孔扩大。这些都是关键证据,却没有一条写在尺桡骨骨折的观察处置规范上,而是靠护士的观察得来。如果她完全按照尺桡骨骨折的规范去观察处理,对那些已经呈现出来的其他伤病证据视而不见,这个病人很可能就此死去。
文中写到很多具体的案例,准确来说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疏忽到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病情观察,日常工作中我们真的将大量的时间放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医生说什么,我们做什么,机械而被动。而并没有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头脑。如手术之后病人的出血量、疼痛及主观感受,更重要的是人本来是一个极具特异性而又动态变化的生物,在真正医疗环境中,护士与病人的相处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我们更应该积极主动了解病人的主诉,精神心理的变化,以及健康知识的宣教。
真正到自己独立倒班,独当一面之后才自觉责任重大,精神压力极大,生怕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有病人病情变化而我未及时发现,也真正进入角色。很多鲜活的案例也不停的警醒我“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性。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关注,原先被动而呆板的工作也需要彻底的转变。
更值得反思的是,我们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储备,操作技能,洞察能力是否能完全匹配于我们的日常工作,自省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本身医疗工作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鉴于这个职业的特殊属性,我们必须容不得一点侥幸和得过且过,对病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在进入临床工作的这两年里,经过了很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也不断加深了我的责任感,体会到什么叫“吾日三省吾身”以及“慎独”。
护理职业的不平凡,见于平凡;平凡中,更显不凡!
唤醒护理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
21年前的夏末,我接到了遵义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能够考取学校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高兴的事,可我却整整哭了一天,因为懵懂的我曾听姨妈的孩子———表哥说过,护士干的就是打针、发药和给病人抬屎抬尿的工作。为这,第一年考取地区卫校护理专业的我做出了放弃录取,复读一年举措。可是命该如此,经过又一年的努力,考分全县第八的我得到的还是护理专业。哭过之后,我突然下定决心,即使是抬屎抬尿我也要找出抬屎抬尿的诀窍,于是我以优异的成绩在学校里风风光光的度过了三年。顺利的走上护士岗位,我用专业的角度了解护理,包括治疗处置,监护观察,功能训练和专业服务等;18年来我一直在护理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中也不断受到患者的好评,领导的认可。因为我深知护理工作是为了什么?可是在这个浮躁的现实社会里,许多病人不信任护士,总爱把气往护士身上撒,社会上也对护理工作不认可,让我这个护理岗位上的老兵,不免也有许多的迷茫?
最近我仔细的阅读了《唤醒护理》这本书感触颇深。是的,现在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过度治疗占用时间,专业技能发展不尽人意,护士积极性受挫,医护配合被动机械,护理排班粗放僵化,护理收费远低成本??这就是现在的护理现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要想改善达到理想化的程度或许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感慨的同时也让我豁然开朗,让我更清楚的看到工作的方向、体会到了辛勤工作的意义、意识到生命的价值。
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护理不是简单的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等。记得每一次给学生做岗前教育,我都会给她们说:“别人认为我们只会打针发药,也是我们自身不努力的结果,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木偶,让别人牵着你的鼻子走呢?比如说有的时候是不用使用药物只需几句简单的疏导就能解决问题的,可是那几句简单的疏导都非得医生亲自出马才能搞定,你说人家医生和病人又该怎么评价我们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局面。我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需要药物就能解决的问题,医生搞不定的我都能去搞定,这才是我们该有的本事,这样的本事源于什么,那就是不断的学习,如果你自己都认为你就会打针输液算了,那还想要别人怎么抬高你?甚至有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一个那么简单的打针输液我们做好了吗?我们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治疗的需要吗?”
虽然现在过度的治疗花费了我们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但我们还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的为病人做些什么。在治疗操作的时候,顺带和病人沟通,细心地观察病人。我常给我的同事们说:“我们护士在病房里要眼观六面,耳听八方,将病房内所有病人的情况尽收眼底,记在心里。跑一趟路解决一病房病人的需要和跑一趟路解决一个病人的需要然后一趟趟的跑,哪一种节约时间和体力?”我们护士既然时间紧迫,就要学会利用时间。
所有读完这本书的人,肯定都有自己的领悟,我觉得作为“白衣天使”的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学好本领,利用好时间。真正的去做一个患者的守护神,让病人及家属放心;做一个病人知心人,用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倾听、一个安抚让病人感到亲切,消除紧张焦虑与不安情绪;做一个健康的宣传员,宣教与指导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做一个护理的有心人,用我们敏锐的双眼细心地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防患于未然;更要做一个护理的坚守者,坚守护理事业,潜心专研业务,提高专业技能;关心患者健康,做好各项护理,在平凡的护士岗位上谱写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唤醒护理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唤醒护理读书心得体会(7篇)09-27
唤醒护理读书心得体会7篇11-01
教育就是唤醒的心得体会06-06
唤醒内心的巨人读书心得体会09-26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_读书心得07-08
唤醒内心的巨人读书心得体会3篇10-27
护理心得体会12-02
护理心得体会范文09-22
社区护理心得体会07-09
护理的实习心得体会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