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读书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 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的教育》 读书心得体会1
《爱的教育》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恩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三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了这本书我感受很多现在把我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
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强,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加大恨老师,使其品德行为就更为放荡,日益失掉争取进步的信心。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抵触,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昏。
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
所以,经验教训让我深深觉得,做老师的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或用单调的罚抄、罚背、体罚等来对付学生,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兵贵神速或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遗责的。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爱。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考试是教育结果检测的手段,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用考试来检查、评价教育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个学校教育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升学率。由此,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漫骂、歧视等相继出现。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
试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来,尚可会觉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还可以停歇下来休息,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而学生一整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在等着他们,甚至连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书、作业一大堆,学生真是比大人还忙累!长期下来,学生吃得消吗?知识掌握得了吗?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爱的教育》 读书心得体会2
这几天我认真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从中受到很多启发,也受到了心灵的洗涤。这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铁匠的儿子》这篇文章,它讲述了铁匠儿子泼来可西与父亲的故事。泼来可西的父亲是个地道的酒鬼,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回家后经常无缘无故的打他,脸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同学们常常问他是不是父亲打你了,他每次都为了父亲的尊严而否认。
泼来可西受到无缘无故的挨打,还极力的维护父亲的尊严,正是个孝敬父亲的`好孩子,而我们经常为爸爸妈妈批评指正而感到反感;为爸爸妈妈给我们多布置一点作业而不高兴;为不给我们买新衣服和好吃的而发脾气。这是对爸爸妈妈的多不尊敬啊!爸爸妈妈会多伤心啊!我们应该向泼来可西一样守护爸爸妈妈的尊严,不要有太多的奢求,好好学习,不用爸爸妈妈太多操心。
因此,我希望全球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向泼来可西学习,守护爸爸妈妈的尊严!
【《爱的教育》 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读书体会05-04
爱的教育心得体会03-24
《爱的教育》心得体会12-05
名著《爱的教育》读书体会05-01
《爱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3-13
爱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11-15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06-12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06-20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06-23
(精选)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04-26